海信预测:无人驾驶或将最早在公共交通领域落地
核心提示:中新网7月24日电公交车也能实现无人驾驶?日前,海信预测:公共交通将最早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并表示基于海信在智能公交行业的实践,随着人工智能和公交车辅助驾驶、无人调度技术的成熟,公共交通将成为最有条件率先实现无人值守的行业。对公共交通而言,线路固定、专用道行驶、车速较慢、距离短的特点,从整体上降低了对场景识别、安全控制等算法的要求,使其具备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条件。
中新网7月24日电 公交车也能实现无人驾驶?日前,海信预测:公共交通将最早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并表示基于海信在智能公交行业的实践,随着人工智能和公交车辅助驾驶、无人调度技术的成熟,公共交通将成为最有条件率先实现无人值守的行业。
对公共交通而言,线路固定、专用道行驶、车速较慢、距离短的特点,从整体上降低了对场景识别、安全控制等算法的要求,使其具备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条件。而实现的过程,一方面是公交车由辅助驾驶实现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另一方面是公交车后台调度系统的智能化。
2016年,海信推出公共交通“车智网”系统,实现了基于雷达的防碰撞预警、基于视频分析的危险驾驶行为分析、驾驶习惯纠正等辅助驾驶安全技术的应用。还可借助人工智能实现车辆本身运营的优化,如根据线路状况、负载、客流等数据,公交车自我优化运行参数,自动确定不同线路的最佳模式,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此外,辅助到站准点控制技术、辅助车距控制技术,则解决了公交的运营服务问题。
在辅助驾驶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上,还需要智能调度技术提供的应用环境,二者相互配合,完成公共交通的无人驾驶和服务。
海信网络科技高级软件工程师刘振顶认为,“人工智能实现的关键是模式识别,调度员的调度操作恰恰是非常标准的业务模式选择和优化问题,通过多层特征提取,可以很好的描述调度经验”。海信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先进成果,使得无人调度、区域调度加快实现。其智能调度系统在成都应用后,调度人员由700多人减至300多人,车辆增加1000余台,驾驶员却没有增加。在杭州,90%的公交车实现自动发车,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况,准确预测每辆车的回场时间,从而自动对线路进行班次的增减和发车时间的调整优化。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2025年金融宣传周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分公司2025年“金融教育宣
- 这些反保险欺诈知识,建议每个消费者关注
- 金莲花产业出海国际研讨会在津召开 中美专
- 全能王者,实至名归!福田风景i9+斩获2025中国
- 从绿色创新到安全零伤害,亨斯迈的可持续发展
- 跨越“数字鸿沟” 筑牢风险防线——中国人
- 陇南核桃系列饮品走红天津市场:一颗核桃的匠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