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企业 企业资讯 正文

中澳合作助力可持续能源领域研究

字号: 2016-07-22 11:20 来源:头条新闻网

核心提示:摘要: 悉尼科技大学(UTS)与北京理工大学(BIT)的研究人员携手进行可持续能源的储存以及纳米技术的创新,从而推进两国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摘要:

悉尼科技大学(UTS)与北京理工大学(BIT)的研究人员携手进行可持续能源的储存以及纳米技术的创新,从而推进两国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此次合作将重点关注高效节能的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及减少污染物研究。

2016    7    19  日,澳大利亚,悉尼  – 来自中国及澳大利亚重要的可持续能源技术领域专家们,将联手加快实现两国产业化发展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

悉尼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BIT)  化工与环境学院合作进行可持续能源储存的创新研究,来自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着手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作为“重要技术合作伙伴(KTP)”项目的一部分,两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将全程监控记录此次研究。

Macintosh HD:Users:silvernie:Downloads:CleanEnergy:1.孙克宁教授(左)和汪国秀教授(右)  - Alex McAlpin拍摄.JPG

孙克宁教授(左)和汪国秀教授(右)- Alex McAlpin 拍摄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院长孙克宁教授近期曾赴悉尼科技大学,与其他研究人员就合作事宜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探讨。

悉尼科技大学清洁能源技术中心主任汪国秀教授表示:“孙教授是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所以我认为此次悉尼科技大学与来自中国顶尖大学之一的北京理工大学孙教授的实验室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汪教授进一步说道:“我们需要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问题的新技术,进行创造性和合作性的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拥有受到中国中央政府和工业领域支持的发展项目,与他们的合作对我们是极其有益的。”

汪教授说:“此次通力合作,我们可以研发出可在澳大利亚被实际运用的新兴科技,这样就能对减少来自地面车辆以及燃煤电厂的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Macintosh HD:Users:silvernie:Downloads:CleanEnergy:4.悉尼科技大学理学实验室内部 - Andrew Worssam拍摄.jpg

悉尼科技大学理学实验室内部 - Andrew Worssam拍摄

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科学课程经理Maree  Skillen博士表示:“悉尼科技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是一项重大的进步,这将有利于可持续能源及纳米技术的发展。悉尼科技大学在这些领域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我们对于此次合作也感到十分自豪。”

Maree  Skillen博士说:“在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我们致力于帮助学生们做好迎接悉尼科技大学精彩课程的准备。对于学生们来说,最吸引他们的是,有机会与那些参与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中的研究人员以及世界一流的教授们一起学习。”

汪教授与孙教授共同研究的领域包括节能高效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及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他们之间的合作将加强彼此联合研究的能力,旨在打开澳大利亚及中国产业化研究的大门。

汪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是非常互补的。通过此次合作,我们互相可以成为对方的良师益友,我们将合作产出不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同时还能被工业实际运用和实现产业化的成果。”

汪教授解释道:“比如,孙教授一直专注于净化燃煤电厂气体排放的研究。而在澳大利亚,我们高度依赖于燃煤电厂所提供的电力,所以我相信澳大利亚对他所研究的技术有着极大的需求。”

孙教授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汪教授在他所研究的高能效锂离子电池项目上进行合作。

Macintosh HD:Users:silvernie:Downloads:CleanEnergy:3. 研究人员相互协作 -  AnnaZhu拍摄.jpg

研究人员相互协作 - AnnaZhu拍摄

孙 教授表示:“污染是全世界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所以我非常希望看到我们的实验室之间进行更多合作,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博士研究生和学者们能有更多的 交流机会。”孙教授还说:“我对汪教授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尤其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研究,如果将这一技术运用于电动汽车上,将有利于减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

正是在“重要技术合作伙伴访问学者项目”的重要推动下,孙教授前往澳大利亚访问了悉尼科技大学,通过学术交流的契机,进一步拉近了大学与国际学术研究界之间的联系。

孙教授和汪教授计划成立悉尼科技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这将促进悉尼与北京的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联合研究中心还将支持研究者们进行工业合作,同时提供支持,使他们能够申请到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联合研究经费。

汪教授表示:“澳大利亚政府鼓励所有大学去思考发展创新技术,从而在所谓采矿业的后繁荣时代振兴经济发展。”

汪教授进一步说道:“我们的研究对电动车辆的工业应用及产业化、可再生能源储存以及减少石油及电力工业污染有着巨大潜能。对于澳大利亚及中国的研究者而言,技术的实际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Macintosh HD:Users:silvernie:Downloads:CleanEnergy:5. 悉尼科技大学理学学生日常 - AnnaZhu拍摄.jpg

悉尼科技大学理学学生日常 - AnnaZhu拍摄

关于悉尼科技大学理学  

悉尼科技大学理学大楼 - Andrew Worssam拍摄

悉 尼科技大学理学院的教师以实践与创新为教学原则,学院配备世界领先的教育设施。悉尼科技大学理学院同时还是顶尖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创新和解决全球问题。 2015年斥资1.1亿澳元打造的全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其中包含了一个“超级实验室”(能同时容纳220名不同学科的学生)为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卓 越的平台。

悉尼科技大学的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实践及职业导向。据2015年澳洲居民毕业调查:悉尼科技大学理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48,658澳元,硕士毕业生为71,300澳元。

关于悉尼科技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  INSEARCH  学院  

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为悉尼科技大学的衔接课程学院 。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为学生进入悉尼科技大学理学院做好充分准备。

在QS校龄低于50年的高校排名中,悉尼科技大学排名澳洲第一,全球第十四名。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具国际化大学第46名。

完成悉尼科技大学INSEARCH学院的大一文凭课程能让中国学生完全适应悉尼科技大学紧张又创新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学生既能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如有要求)又能提前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将直升悉尼科技大学本科二年级。

关于汪国秀教授  

· 悉尼科技大学数学和物理科学学院,首席特聘教授

· 清洁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清洁能源技术中心主任及核心成员

· 哲学博士

来自悉尼科技大学的汪教授,先后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材料化学,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电池技术,以及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工作了15余年。

汪 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他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锂-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可控的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以及它们在 化学应用和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半导体量子点,量子线和纳米级电子和光子器件量子管方面都有大量研究。获得了外界大量的研究资助。

汪教授曾发表330余篇期刊论文,100次主题演讲,被邀请至世界各地开展讲座和研讨会。

Tags:中澳 助力 持续 能源 领域 合作 研究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