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语通发布“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正面PK谷歌翻译
核心提示:2016年12月29日,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举办的“2016译见大数据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启。中译语通CTO程国艮发布了“译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2016年12月29日,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举办的“2016译见大数据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启。中译语通CTO程国艮发布了“译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目前中译语通已经实现32个语种的机器翻译,约992余个语言方向,其中中俄、中韩、中西、中葡等十余个语言的机器翻译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在该领域已经实现规模化的垂直领域机器翻译的场景化应用。

中译语通CTO程国艮发布2017年机器翻译最新成果
2014年开始,中译语通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其机器翻译技术飞速发展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中译语通便开始基于短语统计的机器翻译技术(SMT, StatisticalMachine Translation)研究,早在2015年更是前瞻性地开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技术(NMT,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的研究,并且在这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与商业应用成果。
机器翻译的多平台合作
程国艮在发布会上表示,机器翻译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它可以和所有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融合,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译语通已经将其机器翻译成功地和数十个第三方平台完成了合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中译语通与阿里云已在2016年10月已达成战略合作,并于1220将机器翻译成功地接入了阿里云平台,成为多平台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展望未来 加速机器翻译能力发展
经过近几年中译语通机器翻译能力的快速发展,其每天响应对外服务请求的次数超过了1亿次,2016年全年累计请求服务次数达到了210亿次,机器翻译累计超过3000多亿字。如此庞大的服务量正是对译云机器翻译强大能力的最好证明。
为进一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中译语通在2017年其在机器翻译方面的研发将全面提速、全面投入和全面合作,并表示未来将在人才、技术、数据和计算机资源上加大投入,全面展开合作策略,加速机器翻译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 写普惠金融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拍卖有限公司 1
- 天津市沧州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明确五大职能
- 天津:“银龄智享秀夕阳”数字生态平台新闻发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
- 鹭岛情暖普惠路 国寿守护万家安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小心 防范火灾别大意
- 天津:电动自行车防火 牢记“全攻略”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 不要改装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