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语通发布“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正面PK谷歌翻译
核心提示:2016年12月29日,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举办的“2016译见大数据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启。中译语通CTO程国艮发布了“译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2016年12月29日,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举办的“2016译见大数据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启。中译语通CTO程国艮发布了“译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目前中译语通已经实现32个语种的机器翻译,约992余个语言方向,其中中俄、中韩、中西、中葡等十余个语言的机器翻译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在该领域已经实现规模化的垂直领域机器翻译的场景化应用。
中译语通CTO程国艮发布2017年机器翻译最新成果
2014年开始,中译语通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其机器翻译技术飞速发展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中译语通便开始基于短语统计的机器翻译技术(SMT, StatisticalMachine Translation)研究,早在2015年更是前瞻性地开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技术(NMT,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的研究,并且在这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与商业应用成果。
机器翻译的多平台合作
程国艮在发布会上表示,机器翻译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它可以和所有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融合,在过去的一年里,中译语通已经将其机器翻译成功地和数十个第三方平台完成了合作。最值得一提的是,中译语通与阿里云已在2016年10月已达成战略合作,并于1220将机器翻译成功地接入了阿里云平台,成为多平台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展望未来 加速机器翻译能力发展
经过近几年中译语通机器翻译能力的快速发展,其每天响应对外服务请求的次数超过了1亿次,2016年全年累计请求服务次数达到了210亿次,机器翻译累计超过3000多亿字。如此庞大的服务量正是对译云机器翻译强大能力的最好证明。
为进一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中译语通在2017年其在机器翻译方面的研发将全面提速、全面投入和全面合作,并表示未来将在人才、技术、数据和计算机资源上加大投入,全面展开合作策略,加速机器翻译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甬”动幸福感!民生三维实践来护航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有压力或密闭管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 这些知识不容忽视
- 天津:如何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 规范使用电动
- 做好“生态文章”激活“绿色引擎”中国人寿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共聚一堂观看九三大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要牢记 远离易燃物
- 天津: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5个征兆
- 天津: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小贴士 不要在室内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防范指南 发现火险迅速
- 天津:电动自行车火灾消防安全科普 电动车起
- 南疆答卷:中国人寿织密防返贫网守护壮乡万家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