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快讯 教育 正文

笔绘节气传薪火 墨韵军营铸军魂

字号: 2025-08-12 22:44 来源:头条新闻网

核心提示:头条新闻讯 日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天津市艺韵耕读团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向往,积极开展系列公益活动。

头条新闻讯 日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天津市艺韵耕读团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向往,积极开展系列公益活动,以独特的艺术方式缅怀峥嵘岁月、礼赞和平荣光、致敬英雄先烈,奏响新时代反法西斯精神的激昂乐章。

一、笔绘七里海韵节气盛景

由市美术教研员刘红梅、静海区美术教研员刘宏强、杨成庄乡东寨小学曲兆根、崇化中学张宝禄四位教师为主的创作团队,在深入宁河七里海湿地的基础上,以当地独具特色的动植物为灵感源泉,巧妙构思、兼工带写,精心创作二十四节气组图。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深度融合,丹青笔墨间,湿地生态的四时流转与节气韵律的更迭变化相互辉映,绘就承载文化传承与精神赓续的艺术答卷。这组作品不仅是对家乡自然时序神韵的深情礼赞,更让观者在领略生态之美的同时,触摸到历史与节气交织的厚重底蕴,感受团队匠心独运的艺术魅力。画面中跃动的生命力与历史的回响,化作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坚守和平信念,让反法西斯精神在艺术的浸润中薪火相传。

近日,艺韵耕读团队代表一行三人,参加宁河区政协刘旭清委员工作室与民革宁河区支部共同举办的“丹青蕴秀今封笔 翰墨流芳喜落章”笔会活动,为团队创作的二十四节气组图加盖专门刻制的“泽国芳信”印章。围绕“大美宁河”主题挥毫泼墨,现场创作21幅书画作品,将歌盛世、颂团结的统战情怀融入笔端,生动传递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共享盛世华章的深厚情谊,促其在艺术创作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二、心系兴隆山乡拥军之行

炎炎夏日以市教科院资深专家李凤堂,南开区美术教研员宋永傑,岳阳道小学霍晶晶等老师为代表的一行八人,奔赴河北省兴隆县革命老区,行于青山翠谷间,驻足溪边,静听溪水潺潺美妙声音之时,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仰望峭壁嶙峋的苍茫脉络,感悟肌理与皴法之时,捕捉光影变幻的美好瞬间,感悟自然与历史赋予的深沉力量,积累浸润着自然灵气与历史厚重的创作素材,为艺术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在团队成员共同创意下,天津市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邓金城老师挥毫书写“福龙酿金”四字笔力遒劲,“福龙”象征正义守护和平之姿,恰似反法西斯战士庇佑家国;“酿金”喻胜利如金,凝结抗争硕果。书法以墨韵传意,致敬不屈精神与和平福祉。刘红梅与曲兆根师徒执笔创作出一米多扇面佳作《福龙献瑞春满园》,牡丹绽繁荣,喻战后盛世之昌;玉兰擎高洁,表正义不屈之志;红梅傲霜雪,显抗争到底之勇。以花喻志,共书反法西斯精神的坚韧与荣光,祈愿和平永驻人间。其笔墨交融,意境深远,是团队成员智慧协作的生动写照。

团队成员满怀赤诚,携艺术匠心之作走访慰问当地“父子兵”军人之家。在亲切交流中,聆听两代军人用朴实话语深情回述军旅生涯中的热血征程,往昔故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艺术与温情交织相融,让珍贵的红色记忆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鲜活,反法西斯精神也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历久弥新,绽放时代光芒。

三、毅行赴军营 丹青铸军魂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艺韵耕读团队代表刘红梅老师与十余名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特邀艺术家,共同参加天津市宁河区政协文化体育界别活动组开展的“翰墨飘香进军营 双拥共建庆八一”现场笔会活动。区委常委、武装部政治委员姚兴南,区政协副主席刘佑生参加活动。

刘老师拄着双拐毅然前行,步履虽缓却意志如钢,现场创作《挥毫深喜有芭蕉》《鸿韵》两幅国画作品,以行动致敬军人精神。多名艺术家还联袂题下“天地有正气”,笔力遒劲的字迹彰显出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与军民同心的磅礴力量。活动中以笔为戈,以墨传情、妙绘丹青、三十余幅精品佳作应运而生。置身翰墨军营,得以零距离领略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与艺术风采,沉浸式感受艺术与军魂交融的独特意韵,此番经历堪称提升艺术素养,厚植精神底蕴无可替代的学习实践课堂。

(百度或网上搜李兆祥摄影报道可浏览更多新闻。在抖音、头条、西瓜、视频号、快手、小红书上搜“兆祥飞龙”还可浏览更多视频播报。读者留言邮箱aahh9988@163.com)

Tags:薪火 军魂 节气 军营

责任编辑:李兆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