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雨水节气健脾养胃正当时2月18日 22:44
雨水节气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回升,降水增多,自然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体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升发,但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这个时节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脾胃的调理。
- 22日23时15分迎来大暑:养生宜去湿健脾7月31日 22:13
新华社天津7月21日电(记者周润健)“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中国天文年历》显示,7月22日23时15分,带来滚滚热浪的大暑节气正式登场。专家提醒说,值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避暑,养生宜去湿健脾。“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每年公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开始。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今年大暑节气这天,也正巧是“三伏天”里的“中伏”第一天。
- 今年为何“闰六月”?系农历六月没有“中气”所致7月31日 22:13
新华社天津7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继6月24日迎来农历六月之后,7月23日又将迎来农历鸡年的第二个农历六月,即“闰六月”。那么,鸡年为何是“闰六月”呢?天文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农历六月没有“中气”所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因而,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
- 21日12时24分“夏至” 年中最热阶段即将到来6月24日 10:23
新华社天津6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6月21日12时24分迎来“夏至”节气,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一年最热的阶段即将到来,多地将迎高温考验。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为夏至,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按照《恪遵宪度抄本》上的说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 北京国际设计周启动“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征集活动6月16日 11:23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尹力)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国际设计周于当日启动“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征集活动,以“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遗产,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经验,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 探寻《红楼梦》中的芒种 黛玉吟唱《葬花吟》6月7日 11:12
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的很多事和各种节庆活动,都与中国的一些传统时令密不可分,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各有趣味,不一而足。透过对这些节令礼仪详略有序的描写,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芒种”节也有着一番别样的情趣。芒种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反映物候的节令。《孝经纬》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曰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