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今年首次下潜雅浦海沟 取得丰富海底生物资料
核心提示: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阮煜琳)当地时间6月4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今年首次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成功下潜,取得丰富海底生物资料,其中包括4株洁白的海绵。记者从“向阳红09”船方面获悉,当地时间6月4日,潜航员唐嘉陵、陈云赛和刘晓辉乘坐“蛟龙”号下潜雅浦海沟,这是本航段开展的第6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4187米。3人在海底工作2个多小时,获得4株完整的海绵、美丽的海蛇尾、5块岩石等。图为“蛟龙号”模型。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阮煜琳)当地时间6月4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今年首次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成功下潜,取得丰富海底生物资料,其中包括4株洁白的海绵。
记者从“向阳红09”船方面获悉,当地时间6月4日,潜航员唐嘉陵、陈云赛和刘晓辉乘坐“蛟龙”号下潜雅浦海沟,这是本航段开展的第6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为4187米。3人在海底工作2个多小时,获得4株完整的海绵、美丽的海蛇尾、5块岩石等。
图为“蛟龙号”模型。谷华 摄
当日6时45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雨打乱了“蛟龙”号下潜时间原计划。现场指挥部等待时机,一个半小时后,雨水有所减弱,指挥部迅速下令下潜,技术保障团队人员身披雨衣将“蛟龙”号缓缓布放入海,这也是本航次潜水器首次在降雨中布放。
据介绍,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主要是确认潜水器工作状态,对所有功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验证潜水器自身作业工具的技术性能。通过高清视像,“蛟龙”号此次观测到各种形状的海绵、海参、鳗鱼、红色对虾等多种深海底栖生物,取得大量海底生物资料。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绵生物专家龚琳说,这次采集的海绵,为下一步进行分类学研究和活性物质提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航段首席科学家陈新华介绍,海绵有8000多种,分为四大纲,本潜次样品都属于六放海绵纲,这个纲的海绵绝大多数生活在深海中。通过外观判断,本次下潜获得的4株海绵至少分属两个不同种类,这为了解该海区海绵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样品资源。此外,深海也是无可替代的生物基因资源库,在海绵身上存在的一些共生微生物,是产生新结构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这将为未来药物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按计划,6月5日,“蛟龙”号将开展本航段第7次下潜。(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