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夜莺"20年后归国放歌 盼代代飞出"中国夜莺"
核心提示: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内,或婉转高亢、或空灵悦耳的“夜莺”之声,令全场观众陶醉不已。
载誉归来的“东方夜莺”在“上海之春”舞台上,用中、英、德、法、意五种语言,再次演绎了她的“莺歌燕语”。 祖忠人 摄
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内,或婉转高亢、或空灵悦耳的“夜莺”之声,令全场观众陶醉不已。 祖忠人 摄
中新网上海4月30日电 题“东方夜莺”20年后归国上海放歌 盼代代飞出“中国夜莺”
记者陈静
20年前,中国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演员黄英凭借歌剧电影《蝴蝶夫人》惊艳世界歌坛,被誉为“中国飞来的夜莺”;20年后的今晚,载誉归来的“东方夜莺”在“上海之春”舞台上,用中、英、德、法、意五种语言,再次演绎了她的“莺歌燕语”。
今晚的演出曲目是黄英20年来在国际歌剧、音乐会舞台上获得各方赞扬的经典曲目:从西方的亨德尔、福雷等到中国的黄自、丁善德,从巴洛克到当代,从欧美到东方,从清唱剧到艺术歌曲,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内或婉转高亢、或空灵悦耳的“夜莺”之声,令全场观众陶醉不已。业界人士表示,能举行如此高品格、高难度的独唱音乐会,在中国内地声乐界中尚不多见。
在黄英看来,这场激情放歌是其对自己20年艺术生涯的回顾和展示。为了准备这场演出,她曾在今年初飞赴纽约,向最权威的声乐专家详细请教;归来继续闭门研习。天道酬勤。今晚的演出意境果然令人沉醉。以至散场之后仍不少观众意犹未尽,彼此交流着“余音绕梁不散”的体验。
放眼在国内外歌坛,纵有不少歌唱家频频获得各项国际大奖,但至今能被称为“中国夜莺”的女歌唱家依然屈指可数。当年,曾在首届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上,以典雅、端庄、清丽的东方淑女形象,圆熟技巧、华丽音色和诗意美感诠释欧洲经典声乐的周小燕,堪称“中国夜莺”的先驱首啼;随后的,是在莫斯科第六界世界青年联欢节民歌比赛中斩获金奖的鞠秀芳,她也曾获得中国民声唱法的“夜莺”赞誉。而在她们之后,黄英又以精湛的技艺、动人的歌喉被西方媒体捧为“中国夜莺”。她不仅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演唱莫扎特、普契尼歌剧和柏辽兹声乐套曲等西方经典的女高音之一,也是中国原创歌剧在国内外的优秀演绎、推广者。据悉,她曾担纲或参与主演了《秦始皇》、《牡丹亭》、《李白》《白蛇传》等,成绩斐然。
如今,周小燕已经仙逝,鞠秀芳亦步入晚年。因此,落在中生代“夜莺”黄英等身上的担子,无疑更加沉重。这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中国夜莺”,一边在世界歌坛尽情高歌,给各国民众带去中国音乐家的动听歌喉、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的迷人魅力;一边,继承第一代“中国夜莺”周小燕的嘱托,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为培育下一代“中国夜莺”呕心沥血。黄英回忆周先生对鼓励时说,不仅要继承优良的声乐传统,还要把在国内外舞台上积累的歌剧艺术和表演经验教给更多中国学生,培育出更多“中国夜莺”。
回到上海的黄英与声乐界的同行们正在思考和尝试着怎样让更多“中国夜莺”飞上世界歌坛引吭高歌。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顾平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海目前正多方举措,吸引、鼓励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音乐家们回国任教,支持他们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学生。据了解,当下,作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之一回到上海音乐学院执教的黄英,正主持“大师班”和“专业发展指导”等课程,精心培养后起之秀。同时她还进一步探索中西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融合与互补,期望更多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传遍全球。(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民间艺术品流通
- 天津医美行业深耕22年的余尚镁,用专业与匠心
- 天津:2025年“五一”假期 电动自行车之火烧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生命通道”不可“
- 津门匾魁蒋玉麟,守护瑰宝传承人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2025年民间艺术
- 天津:2025年“五一”期间严防宾馆饭店“冒火
- CCTV智慧中国"爱我中华戏曲之花"庆五一国际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天津华莎大酒楼 探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