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风险提示:警惕以“普惠金融”为名的诈骗短信
核心提示:在当今社会,“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理念,旨在为所有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这一理念的普及,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普惠金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
在当今社会,“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理念,旨在为所有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这一理念的普及,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普惠金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为您揭示四种常见的以“普惠金融”为名的诈骗短信套路,帮助大家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套路一:催收债务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获取变得异常容易。因此,即使收到包含你正确姓名的催收短信,也不必惊慌。重要的是要知道,只有执法部门才有权“冻结财产”。正规的法律诉讼通知通常会通过官方政务平台发出。切记,不要回拨短信中的联系方式,以免陷入更深的骗局。
套路二:冒充官方
如果收到的短信没有明确指出是哪家银行,且发件人号码非银行正规号段,这几乎可以确定是诈骗。切勿点击短信中的“升级链接”,这些链接往往会引导你进入精心设计的钓鱼网站,一旦输入个人信息,资金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套路三:机构放贷
任何在放款前要求收费的贷款机构都可能是诈骗。短信中设定的紧迫时间限制,如“2小时内回复”,是为了制造紧张感,诱使你匆忙做出决定。如有贷款需求,应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并在充分了解所有条款后再作决定。
套路四:积分兑奖
诈骗短信常利用“明日作废”等字眼制造紧迫感,通过列出积分换算规则诱导你点击不明链接进行消费,从而窃取个人信息。在兑换积分前,务必核实积分平台和积分来源,直接登录官方平台的积分商城了解详情。
随着“普惠金融”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然而,风险也随之而来。面对各类打着金融旗号的信息,我们应多思考、多查证,妥善保护个人信息与财务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好处,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警惕,确保金融安全。
内容来源: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头条专访】用歌声为时代注脚:专访天津实力
- 《踏歌起舞,活力时光》为主题的系列春节文艺
- 天津:聚力津门资源•赋能企业出海
- 纪念孙中山诞159周年书画笔会活动在天津隆
- “十四五”健康保障新突破:看多层次医疗保障
-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 写普惠金融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拍卖有限公司 1
- 天津市沧州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明确五大职能
- 天津:“银龄智享秀夕阳”数字生态平台新闻发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