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金融风险提示:警惕以“普惠金融”为名的诈骗短信
核心提示:在当今社会,“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理念,旨在为所有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这一理念的普及,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普惠金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
在当今社会,“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理念,旨在为所有社会阶层和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这一理念的普及,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普惠金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为您揭示四种常见的以“普惠金融”为名的诈骗短信套路,帮助大家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套路一:催收债务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获取变得异常容易。因此,即使收到包含你正确姓名的催收短信,也不必惊慌。重要的是要知道,只有执法部门才有权“冻结财产”。正规的法律诉讼通知通常会通过官方政务平台发出。切记,不要回拨短信中的联系方式,以免陷入更深的骗局。
套路二:冒充官方
如果收到的短信没有明确指出是哪家银行,且发件人号码非银行正规号段,这几乎可以确定是诈骗。切勿点击短信中的“升级链接”,这些链接往往会引导你进入精心设计的钓鱼网站,一旦输入个人信息,资金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套路三:机构放贷
任何在放款前要求收费的贷款机构都可能是诈骗。短信中设定的紧迫时间限制,如“2小时内回复”,是为了制造紧张感,诱使你匆忙做出决定。如有贷款需求,应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并在充分了解所有条款后再作决定。
套路四:积分兑奖
诈骗短信常利用“明日作废”等字眼制造紧迫感,通过列出积分换算规则诱导你点击不明链接进行消费,从而窃取个人信息。在兑换积分前,务必核实积分平台和积分来源,直接登录官方平台的积分商城了解详情。
随着“普惠金融”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然而,风险也随之而来。面对各类打着金融旗号的信息,我们应多思考、多查证,妥善保护个人信息与财务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好处,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警惕,确保金融安全。
内容来源: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 《革命家庭》巡演即将启幕 曾昭娟领衔首站
- 第二届餐饮食品创新与品牌发展大会暨2025苏
- 津沽大地书写养老答卷:中国人寿细节服务丈量
- Ontimeshow 2026SS|第23季 经纬共生
- 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守正创新 护航发
- 保险护“绿”前行
- 天津市东丽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提升本域消防
- 为幸福“加码”:中国人寿深耕湖湘民生保障体
- 五揽金牛!中国人寿蝉联“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 天津:2025国庆节日期间警惕“小火亡人”
- 天津:2025国庆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