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或因乘客擅开应急滑梯损失10万 被戏称最贵尝试
核心提示:相关阅读:首都机场厦航一班机滑梯疑遭乘客误放无法正常起飞女乘客擅开飞机应急滑梯被拘12天或被索高额赔偿来源:新京报去年3月25日,南航CZ3456航班上,一名乘客打开应急滑梯,导致航班延误。随后,这名乘客被机场警方控制,接受进一步调查。6月12日中午,首都机场一架待飞的航班上,一名女乘客擅自开启飞机舱门处的应急滑梯,这一行为导致航班取消,首都机场警方称,该乘客因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被处行政拘留12日。
相关阅读:
首都机场厦航一班机滑梯疑遭乘客误放 无法正常起飞
女乘客擅开飞机应急滑梯被拘12天 或被索高额赔偿
来源:新京报
去年3月25日,南航CZ3456航班上,一名乘客打开应急滑梯,导致航班延误。随后,这名乘客被机场警方控制,接受进一步调查。
6月12日中午,首都机场一架待飞的航班上,一名女乘客擅自开启飞机舱门处的应急滑梯,这一行为导致航班取消,首都机场警方称,该乘客因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被处行政拘留12日。
昨日,厦门航空相关负责人透露,被误放的是B757飞机翼上滑梯,即使滑梯气囊没有损坏,最低维修成本也要10万元左右。如果气囊损坏报废,直接损失估计要45万元人民币。
新京报记者咨询航空法专家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除了拘留,该乘客或将被航空公司追索高额的经济赔偿。
听到警告后 乘客好奇拉开应急滑梯
6月12日下午,有航空自媒体发布消息称,首都机场一航班,因被旅客开启应急滑梯导致延误。现场图片显示,停机坪一架民航飞机左侧机翼上,一张银灰色滑梯延伸至地面。
随后,消息被迅速转发,有网友透露,这名旅客是听到乘务员提醒“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触碰”后,想尝试一下,“是在正常情况下开启的”。
6月13日,航班所属公司厦门航空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此说法。据其介绍,6月12日11时30分左右,厦航MF8118航班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准备飞往厦门,旅客上机后,乘务员按客舱安全管理规定向应急出口的48排旅客介绍安全须知:“正常情况下,请不要触碰应急出口”。49排靠窗的一位女性旅客进入座位后,直接伸手拉动边上的应急滑梯手柄,乘务员立即大声制止,然而翼上应急滑梯已经充气放出。随后,这名旅客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上述负责人称,该旅客表示自己是好奇,想试试这个不让触碰的手柄动了会怎样。事发后,该航班被迫取消,机上113名旅客,分两批转签到当天下午的其他航班。
13日下午,探员从首都机场警方处获悉,该乘客因擅自移动航空设施被处行政拘留12日。
航空公司损失或在10万元左右
国内一家航空公司机长告诉记者,应急滑梯是民航飞机的必备安全设备,该装置用于机上人员进行陆地撤离和水面撤离,一旦误放则影响飞行安全,航空公司对开启条件也有严格要求。
“滑梯是充气的,打开后像皮划艇一样,能帮助旅客在危险情况下撤离。”滑梯安置在舱门上,像包囊一样,有特定的开启装置,正常情况下不能擅自开启,乘务人员会特意叮嘱旅客注意。
有报道称,飞机放一次滑梯的成本在10万元左右,航空公司或会要求该乘客赔偿经济损失。因此,女乘客私自开启滑梯的行为被网友戏称为“最贵的尝试”。
昨日,厦门航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如果充气过程中滑梯气囊没有损坏,那滑梯气囊、气瓶、触发开关送修成本最低成本也要10万元左右。如果气囊损坏报废,就要更换新的,总成本估计要45万元人民币。目前,此次事件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还在进一步评估。
■ 焦点
1 应急滑梯开启 造成多方面损失
一名航空公司机长称,在执飞中,对机组人员而言,应急滑梯的管理尤为重要。
他透露,装有应急滑梯的舱门上,有明显的红色标识,提示“正常情况不能触碰”,乘务员也会在起飞前,对此装置特意说明。此外,应急滑梯边上的位置一般不会安排给老人和小孩,登机后,乘务员也会专门查看,要保证该位置安排给有意愿和有能力处置应急装置的乘客。“只有在机长或乘务长发现并判定险情,并下达撤离指令的情况下,应急滑梯才能被开启,乘客不能擅自开启。”
涉事乘客被警方带走。
对于网传应急滑梯开启成本高的说法,上述机长表示认可。他称,滑梯开启后,短时间内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换下返回厂家检修,重新安装,虽然不同机型安装的滑梯类型不同,但保守估计,一次开启费用都在万元以上。他提到,为此,航空公司对乘务人员也有相关的处罚规定,“如果乘务人员误放滑梯,甚至会面临被解雇的处罚。”
据厦门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被旅客误放的是波音757飞机机翼上的应急滑梯,滑梯被释放后,要到专业的厂家去进行检查、测试、折叠、定型、安装,加上拆装、运输,都需要成本。一个滑梯从飞机上的拆装更换,至少需要4个工程师5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这只是直接损失,还有航班减员、调机、旅客安置、后续航班影响等带来的间接损失。”
航空法学专家张起淮表示,旅客擅开飞机应急滑梯带来的损失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危害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第二,修复滑梯等工作带来的时间成本、经济损失以及给其他旅客带来的不便和损失;第三,造成航班延误,扰乱航班正常秩序。
2 擅开应急滑梯或担民事刑事责任
张起淮认为,对于擅自拉开应急滑梯的行为,我国《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对此都有相关处罚、赔偿和惩戒规定。
我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航空器内禁止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禁止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其他行为。因此,根据该《条例》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除依照本章的规定予以处罚外,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航空公司可以向涉事旅客索赔。
6月12日,被误放滑梯的厦航B757飞机。
航空安全与法律专家刁伟民律师告诉探员,乘客擅自开启飞机应急滑梯,根据情节轻重,将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涉嫌刑事犯罪,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 延伸
此前有乘客开滑梯被判赔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有很多关于乘客私自打开舱门和应急滑梯的事件报道,但似乎航空公司起诉索赔的案例并不多。张起淮表示,前些年,国内航空公司对此类事件处理没有形成主张赔偿的法律意识,这类问题需要航空公司提供相应的证据,案件审理过程比较繁琐,不少公司怕麻烦也就没有积极主张;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例也比较少。近几年,随着专家学者、律师的不断呼吁,航空公司开始对此类行为提出索赔并付诸诉讼,并且随着此类事件的不断发生,航空公司的赔偿维权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23日,吉林省延吉市人民法院对我国首例擅开飞机应急舱门案当庭宣判,认定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为人民币3.4万元。而2015年1月,在西部航空PN6272航班上擅自开启应急舱门的旅客,承担了人民币3.5万元的经济损失。
航空公司提出索赔,可以有协商、和解、调解、诉讼等多种方式。航空公司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满足条件包括:第一,航空公司需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第二,有明确的被告;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四,需要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
张起淮表示,如果旅客违法违规打开应急滑梯的行为造成航班延误,其他旅客就因此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先行向航空公司主张。航空公司可选择是否向擅自打开应急舱门的旅客索赔。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明 王巍
本版图片/乘客供图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南台村:“大喇叭”传出保险“好声音”
- 一零一企业家俱乐部举行入会仪式:资源聚合
- "多拉快省好"全能战士,风景T7破解场景化物流
- “佳直播”携手海川星辰,打造明星感团播新体
- “跃动未来”计划启航,中国人寿深度赋能体育
- 福田风景T7上市:重塑微卡市场格局
- 退役军人齐聚一堂迎八一 重温军旅荣光续写
- 中国人寿第十九届客户节圆满收官:一场穿越“
- 【头条专访】 悬疑剧《雨夜惊魂》实力派演
- 穿越时空的颜料罐:“国寿小画家”十五周年艺
- 2025首届数字经济赋能银发经济与大健康产业
- 22.3亿阅读!中国人寿神兽盲盒获评年度传播标
- 琴弦上的家国情怀:宋禹霏古筝师生音乐会奏响
- 中国人寿受邀参加央视财经“7.8”主题对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召开学习贯彻金融系统党的
- 四川金川县开展“天府同心·温暖同行”儿童
- 四川金川县:花椒丰收采摘忙 干群合力保丰收
- 银发关怀、金融科普、公益服务……N种方式
- 中国人寿“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助力大六号镇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 以全链条服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