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颁10个大奖 学生短片纪念香港回归20年
核心提示:“36氪·半夏的纪念”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颁奖盛典9日晚在京举行,中外大学生用镜头呈现社会变迁。周俊马摄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曾鼐)伴着Twins的歌声,第一批驻港士兵与学生共忆香港变迁;学生们创作的影片,讲述着他们心中的中国故事……9日晚,“36氪·半夏的纪念”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颁奖盛典在京举行,中外大学生用镜头呈现社会变迁,也拍摄短片纪念香港回归20年。
“36氪·半夏的纪念”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颁奖盛典9日晚在京举行,中外大学生用镜头呈现社会变迁。 周俊马 摄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曾鼐)伴着Twins的歌声,第一批驻港士兵与学生共忆香港变迁;学生们创作的影片,讲述着他们心中的中国故事……9日晚,“36氪·半夏的纪念”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颁奖盛典在京举行,中外大学生用镜头呈现社会变迁,也拍摄短片纪念香港回归20年。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何苏六表示,虽然直播网红等,让纪录片等产业面临娱乐化冲击,但希望青年学生静下心来,“更纯粹”地进行创作。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颁奖盛典增设“致敬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环节,邀请1997年第一批驻港部队的士兵参加。 张正 摄
颁奖典礼致敬香港回归20年
“半夏的纪念”创办于2003年,最初因“非典”时期,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拍摄大量原创影像作品在全校展映。经过15年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青年影像赛事。自去年起,“半夏”开始和全国百所高校合作,进行优秀影片的“百校联展”。今年共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影片1810部,覆盖全球26个国家,近万人参与活动,国内近600所高校投片。
本届“半夏”的主题是“大学生讲中国故事”,设立了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性别关注特别荣誉大奖、最佳中学生作品、最佳短纪录作品、最佳长纪录作品、最佳剧情片、年度作品十个奖项。9日“半夏”颁奖盛典,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
当晚,吴莫愁一首劲歌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大幕。张绍刚和撒贝宁同台主持,凤凰传奇、金志文、金池等知名歌手“献声”与学子互动,爱奇艺、36氪、优酷土豆、阿里影业、时尚传媒等国内知名影视企业纷纷到场。晚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操刀”,实现了VR全景直播。
图为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刘文卓的作品《塬》荣获“半夏”年度作品。 陈科汕 摄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颁奖盛典增设“致敬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环节,邀请1997年第一批驻港部队的士兵,与学子们共同重温20年前香港回归的时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党委书记胡芳介绍,应香港青联邀请,今年组织了部分学生到香港采访拍摄,同在港学习、工作的内地青年共同拍摄了短片《大学生眼中的香港》,香港一些大学的师生也将作品带到北京展映。
“希望学生能更真切感受香港变化,也希望北京和香港两地学生有更多交流互动”,胡芳说。
“36氪·半夏的纪念”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颁奖盛典9日晚在京举行,中外大学生用镜头呈现社会变迁。 柴浏 摄
专家:学生要静心创作
当天,10个大奖相继出炉,青年学子用影像表达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最佳长纪录作品《我的爷爷奶奶》,将镜头对准两位耄耋老人,回溯他们的一生,透视了中国农村近半个世纪的变迁。最佳短纪录作品《独脚潘》,通过记录一位残障者面对现实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故事,探讨弱势群体的困境与出路。最佳导演奖作品《残舟》通过表现一位妻子在丈夫重伤、儿子患自闭症情况下艰难撑起一家的心酸,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
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刘文卓的作品《塬》荣获“半夏”年度作品。来自甘肃的刘文卓,是一名大三学生,他讲述了一个孙辈想从农村接走爷爷,但老人不舍家乡的温情故事。
刘文卓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是剧情片,但是从社会现实取材,因为时代变迁,这样的故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
“半夏”评委会成员何苏六表示,青年学生的作品视角很多元,如关注弱势群体,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生存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底层人群,对生与死的追问和思考等。
图为张绍刚和撒贝宁同台主持。 柴浏 摄
他说,随着融媒体、直播网红等在社会掀起热潮,娱乐化、商业性对纪录片产业等的冲击“势不可挡”,但希望青年人静下心来,积累扎实的专业知识。
“半夏”评委会成员、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兼凤凰研究院院长王纪言表示,希望学生能讲好故事,用专业的影视语言进行表达,有个性、有趣味、有青春感。“像中国最顶尖学府北大、清华,今年还没有作品获奖,希望更多大学生拿起DV。”
本届“半夏”特邀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主席尤卡(Jukka-Pekka Laakso)担任国际评委。第一次参与“半夏”的尤卡对记者说,与欧洲学生相比,中国学子有自己的语言、叙事特色,潜力很大,自己也从中国学生作品中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
据介绍,今年“半夏”的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参加明年坦佩雷国际电影节“中国单元”的专场展映。
据记者了解,本届“半夏”将为学生搭建就业和创业的平台,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将与短片作者见面洽谈;并将把更多中国学生作品选送到国际大赛。(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陇南核桃系列饮品走红天津市场:一颗核桃的匠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