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牺尊”:唯一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的青铜器
核心提示:1923年,有村民在位于山西浑源县城西南的李峪村掘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

1923年,有村民在位于山西浑源县城西南的李峪村掘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这批青铜器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别致,纹饰具有独特风格,出土后即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但因生逢乱世,李峪村青铜器出世后即饱经劫难,大部分流散于海外,国内仅存少数,部分珍品为上海博物馆所藏。
这其中有一件堪称古代艺术之瑰宝的“牺尊”(如右图所示)。它高33.7厘米、长58.7厘米,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个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牛背上的三个空穴原来应该有盖,但已经缺失,牛尾也没有了,只留下一个不规则的窟窿。从其特殊的结构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装于牛腹用来温酒。此器形态稳重,虽然四足矮短,但牛兽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这种器物在青铜器发展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在考古学上并没有发现其来龙去脉,从外观上观察,其造型与牺尊近似。
牺尊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诗经·鲁颂·閟宫》中的“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或称之为兽形尊,与鸟形尊统称为鸟兽尊。牺尊是一种盛酒之器,主要用于古代祭祀礼仪。《周礼·春官·司尊彝》所载“六尊六彝”中就有牺尊,并具体记载了牺尊在祭祀中的用途。牺尊的造型一般为背上设口、腹中空可用于盛酒。从结构与功能看,此器与仅有盛酒功能的牺尊是有所不同的,应该是另一种器类,但在考古和文献中均未有合适的名称取代之,姑且沿用旧称名之为“牺尊”。而此件“牺尊”集盛酒、温酒为一体,为目前发现的青铜器中的唯一。
春秋“牺尊”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回旋的龙蛇纹组成的兽面纹,仔细观察为兽面衔两蟠龙,蟠龙的上半身从兽面的头顶伸出,后半身被兽面的双角钩住并向两边延伸。在牛颈及锅形器上饰有虎、犀牛等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铸造精美。
这件“牺尊”的牛鼻上还穿有一环,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牛鼻环在当时称为“棬”,《吕氏春秋·重己》中提到:“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牺尊上的鼻环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是研究中国牲畜驯化史的一件宝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荡气回肠夕阳歌 酣畅淋漓晚霞曲大型文艺汇
- 普惠金融“国寿实践”亮相2025中国品牌论坛
- 津韵暖夕阳 情满康泰园 天津中华文化养老艺
- 天津电商城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金秋消费季交
-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
- 中国人寿寿险漠河北极村营销服务部开业!把“
- 守护民生璀璨,他们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 依法护文脉 藏珍启新程— 第二十一届全国民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