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茶道人生:马昱的千年茶香寻梦路
核心提示:头条新闻讯 (李兆祥 摄影报道) 4月20日,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一缕幽远的茶香牵引着访客穿越时空。这里举办的"茶境界"展览,是马昱二十年茶道修行的结晶。他用人生的最好时光在茶香中寻找着中华文明的根脉。
头条新闻讯 (李兆祥 摄影报道) 4月20日,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一缕幽远的茶香牵引着访客穿越时空。这里举办的"茶境界"展览,是马昱二十年茶道修行的结晶。他用人生的最好时光在茶香中寻找着中华文明的根脉。
十三岁那年,马昱在祖父的老茶罐前第一次感受到茶汤的神奇。那个瞬间,陆羽《茶经》中"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古老传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十八岁拜入云南茶学大家曾韵辞门下时,他已将《茶经》倒背如流。老师傅看着这个北方少年执着的样子,想起了苏轼《汲江煎茶》中"活水还须活火烹"的句子——好茶需要的是火一般的热情。
2010年,马昱开始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复原古代茶艺。在天津老城区的工作室里,他像考古学家般对照着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反复试验点茶技法。"起初三个月,连茶沫都打不出'疏星皎月'的效果。"他回忆道。这让人想起蔡襄在《茶录》中记载的"击拂"要领,原来古人不曾欺我。
止月斋的藏书楼里,两千余册茶文化典籍构成了一座精神道场。马昱轻抚着明代《茶谱》的仿刻本说:"每一页纸都浸透着先人的智慧。"他特别推崇朱权《茶谱》中"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的境界,这种将茶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哲学,正是他追求的方向。
展览中那套复刻的唐代鎏金银茶具,背后藏着马昱三下西安的故事。"博物馆不允许测量实物,他就站在展柜前临摹了整整七天。"这种执着令人想起陆廷灿《续茶经》里记载的唐代茶人"竟日持器具不释手"的痴迷。如今这些复刻品不仅重现了古法,更让观众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在"唐宫茶影"表演环节,马昱身着复原服饰演示煎茶技艺。水汽氤氲中,他吟诵着元稹的《茶》诗:"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这一刻,白居易笔下"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唐代茶事仿佛重现人间。现场观众说,这比任何历史教科书都更生动。
主持人周永欣采访了马昱:谈到天津茶文化,马昱的眼睛亮了起来。"其实《金瓶梅》里就记载过天津卫的茶事。"他翻出清代《津门杂记》中"茶坊酒肆,处处开张"的记载,证明这座城市早就是北方重要的茶码头。他正在筹建的古代茶艺艺术馆,就是要续写这段被遗忘的历史。
马昱为我们点了一盏宋式茶。茶筅击拂的沙沙声中,他谈起未来的梦想:"我想让茶道像《红楼梦》里妙玉奉茶那样,成为现代人的精神仪式。"这让人想起千利休"和敬清寂"的茶道真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一杯茶的宁静。
茶烟袅袅中,这位茶道修行者的身影与墙上挂着的《陆羽烹茶图》渐渐重合。从十三岁到如今,马昱用二十年光阴证明:茶道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将时光酿成甘露的生命艺术。正如他在采访结束时说的:"一叶见千年,这杯茶里,盛着整个华夏。"
(百度或网上搜李兆祥摄影报道可浏览更多新闻。在抖音、视频号上搜“兆祥飞龙”还可浏览更多视频播报。读者留言邮箱aahh9988@163.com)
责任编辑:李兆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 《革命家庭》巡演即将启幕 曾昭娟领衔首站
- 第二届餐饮食品创新与品牌发展大会暨2025苏
- 津沽大地书写养老答卷:中国人寿细节服务丈量
- Ontimeshow 2026SS|第23季 经纬共生
- 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守正创新 护航发
- 保险护“绿”前行
- 天津市东丽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提升本域消防
- 为幸福“加码”:中国人寿深耕湖湘民生保障体
- 五揽金牛!中国人寿蝉联“保险业投资金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