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单车更名哈啰出行 与申通地铁达成互联网出行合作
核心提示:9月17日,哈罗单车(Hellobike)在上海召开“出行新势力”两周年暨品牌升级媒体沟通会,宣布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并启用全新的品牌标示系统。
9月17日,哈罗单车(Hellobike)在上海召开“出行新势力”两周年暨品牌升级媒体沟通会,宣布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并启用全新的品牌标示系统。
会上,哈啰出行还公布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启动“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的创新合作,并联合首汽约车、嘀嗒出行、高德地图等多家出行服务商构筑开放、多元、融合的智慧出行平台。哈啰出行CEO杨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金涛、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等嘉宾与百余位合作伙伴、媒体代表共同到场出席。
“哈啰出行”的发布标志着这家由共享单车服务起家的科技独角兽在产品、服务、科技和责任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开启从共享单车服务商转向专业移动出行平台的全新发展阶段。
“哈啰出行”新品牌 承载多元发展愿景
杨磊在会上强调,今年9月正值公司成立两周年,哈啰从单一的共享单车企业成长为囊括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和汽车等综合业务的移动出行平台,呈现多元化业务特征。因而整体品牌升级正逢其时,公司也从“哈罗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
其中,“啰”字多了一个“口”,寓意着哈啰后期将采取更多措施与公众沟通交流,成为每天陪伴大家轻松出行的富有亲和力的邻家品牌。新Logo取自公司名称首字母H,线条图形代表智慧科技、出行道路、人车路的连接,同时线条感、镂空设计、饱和度略微调高的清爽蓝色体现哈啰倡导的“轻松的出行生活”理念。新logo采用的设计前沿、恰到好处的倾斜6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哈啰出行进取、创新的精神。
凭借优秀的用户体验、差异化策略、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智能化技术驱动精益运营,哈啰单车从后起之秀成长为头部玩家。未来哈啰出行将围绕已处行业领先地位的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业务进行更为纵深的发展,联动首汽、嘀嗒、高德和饿了么等合作伙伴提供更广泛的出行服务,并开放流量和入口实现行业互惠,构筑多元、融合的智慧出行生态。
创新“地铁+单车”一体化接驳 打造融合智慧出行生态
现场另一焦点是哈啰出行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正式开启合作。双方共同探索“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的合作新模式,携手致力于推动地铁站周边单车版的P+R 模式(Park+Ride,即停车换乘)落地执行,实现快慢交通的协同互驳,进一步提升用户出行的便捷度。
金涛在被问及双方的合作机缘时表示,哈啰出行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力和极致的用户思维,是申通地铁选择与其合作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层面,哈啰出行始终坚持用创新、突破性技术来提升城市出行效率,例如即将落地的行业首个实用级别的自适应蓝牙电子围栏、基于智能锁搭建的整个智慧运营管理体系和AI算法助力城市黑洞治理等,这些都与申通地铁希望用科技赋能出行的愿景相符;而哈啰出行始终以用户为核心、紧盯用户需求满足和使用体验提升的宗旨,也符合申通地铁的服务理念。未来,申通地铁将与哈啰出行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多元、融合的出行生态,从而形成价值上的协同发展。
谈及双方合作的具体举措,李开逐透露,哈啰出行将会运用自身首创的“大数据调度机制”,在接驳与定向引流方面,结合人流潮汐的实时大数据,采取相应的调度策略,确保人流不淤积,车辆不闲置,提高车辆循环利用率和城市出行效率。此外,采用“智能运维系统”,哈啰出行会在特定合作站点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自适应蓝牙电子围栏,以科技提升服务效能。
技术推动全面升级 哈啰出行助力城市智慧交通
截止目前,哈啰单车已入驻 300 多个城市和 260多个景区,注册用户超 2亿;哈啰助力车也已进入全国100多个城市,用户累计骑行超过5.8亿公里。均处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这些都是哈啰出行秉承科技推动城市出行进化的成果。李开逐在现场向媒体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最新第五代智能锁,应用蓝牙自适应技术可有效降低车辆的闲置率,预计 10 月将会投入应用。而哈啰出行最新技术突破的、行业首个达到实用级别的自适应蓝牙电子围栏将令车辆停放误差小于 10cm,全面优化共享单车在城市中的管理效率。
伴随产品、技术与服务升级的是哈啰出行的责任升级。杨磊告诉媒体,哈啰出行将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切实助力城市规划管理及智慧交通建设。未来,哈啰出行会一如既往坚持“科技推动出行进化”的使命,携手生态伙伴共同为公众营造更友好的出行环境,提供更便捷、环保、高效的出行服务。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09.31亿元,同比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队伍规模、内含价值
-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409亿元,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