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初中生遭社交软件欺凌企图自杀
核心提示:与微信功能相似的社交软件LINE在日本的使用频率很高,但在一些人的“恶意”下,该软件却成为欺凌弱小的工具。日本《朝日新闻》23日报道称,关东地区的一位母亲就曾致电日本全国网络顾问协议会理事长安川雅史讲述自己女儿因受到社交网络欺凌而企图自杀的故事。这名母亲称,其就读于初一的女儿入学后加入全班20名女生的LINE群组,但却频繁遭遇“已读不回”。
与微信功能相似的社交软件LINE在日本的使用频率很高,但在一些人的“恶意”下,该软件却成为欺凌弱小的工具。日本《朝日新闻》23日报道称,关东地区的一位母亲就曾致电日本全国网络顾问协议会理事长安川雅史讲述自己女儿因受到社交网络欺凌而企图自杀的故事。
这名母亲称,其就读于初一的女儿入学后加入全班20名女生的LINE群组,但却频繁遭遇“已读不回”。所谓“已读不回”是指该女生所发送的信息,都会显示“已读”但却没有任何人回复。此后,其他人又开设了一个“秘密群组”,并在群内肆意发送偷拍的该女生照片,同时附上“真恶心”“去死”等评论。新群内的学生还半开玩笑地将这些偷拍照及评论发给她看,让其痛不欲生。日本儿童网络风险教育研究会代表大谷良光认为,发生在LINE的纠纷,要特别引起注意。因为“已读”功能会成为欺凌及吵架的导火索,而中伤性质的图片也有被转发扩散的可能。
报道称,不仅是LINE,日本其他社交网络也都存在类似的“秘密群组”网页,群组的名字也很骇人,例如“杀死某某的网站”。使用搜索引擎并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找到这些网站,还能看到写着“笨蛋”二字的本人头像。学生们会反复翻看这些匿名写下的恶意文字,猜测始作俑者是谁,进而将自己逼到绝境。更糟糕的是,即使转校和搬家,那些伤害自己的言论或图像也不会从网络上消失。
其实,社交网络欺凌在日本早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日本J-cast网站公布的数据,2006年至2015年,因社交网络上的恶言恶语以及被排挤孤立而自杀的人数占日本总自杀人数的33%,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受此影响,2016年LINE公司曾面向学校开展1500次以上的演讲及课程,告诫学生要发送没有恶意的信息,也不要让阅读信息的人心生厌烦。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
- 戎耀启航创享未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康普惠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抗性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