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持续高温 专家:注意避暑谨防热射病
核心提示:21日14时左右,上海的日最高气温达到40.9摄氏度,打破上海145年气象史上的高温极值纪录,上海当天也发出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警报;22日上午8时44分,江苏省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2日,浙江杭州、金华、丽水多地也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中国天文年历》显示,7月22日23时15分,带来滚滚热浪的大暑节气正式登场。专家提醒,值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避暑,谨防热射病,养生宜去湿健脾。
21日14时左右,上海的日最高气温达到40.9摄氏度,打破上海145年气象史上的高温极值纪录,上海当天也发出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警报;22日上午8时44分,江苏省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2日,浙江杭州、金华、丽水多地也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中国天文年历》显示,7月22日23时15分,带来滚滚热浪的大暑节气正式登场。专家提醒,值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避暑,谨防热射病,养生宜去湿健脾。
大暑逢中伏
宜去湿健脾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今年大暑节气这天,也正巧是“三伏天”里的“中伏”第一天。今年的“中伏”共计20天,直到8月11日才出“中伏”。而7月22日至8月6日为大暑,刚好都在“中伏”内。
持续高温天气且较为闷热,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种种不利影响。赵之珩提示,在此时节要多喝白开水、多吃苦菜,衣服搭配要得当,每天午后最好有半小时的午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指出,大暑节气也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养生重点为消暑宁心,去湿健脾。她建议经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胡萝卜、西红柿、山药、鸭肉等;尽量不吃辛辣温燥的食物,少饮酒,不抽烟,少熬夜。
中暑莫小觑
谨防热射病
正值三伏天,易发中暑。中暑处理不当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提醒,处理中暑应避免误区,出现症状后立即进入密闭空调房,或全身尤其是心脏部位涂抹酒精、敷冰块或浸泡冷水等都不可取。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威解释,人体散热主要靠皮肤。如果中暑后立即进入空气不流通且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全身范围涂抹酒精或敷冰块,或者全身浸泡冷水等,都会导致全身皮肤毛孔剧烈收缩,阻碍毛孔正常排汗散热,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发展成热射病。
专家介绍,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中暑临床类型,正常情况下病死率为40%至50%。中暑后应迅速撤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可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适当饮用冰冻的淡盐水,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解暑药物。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周润健、黄凯莹、胡佳丽、李荣、赵久龙、屈凌燕)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 《革命家庭》巡演即将启幕 曾昭娟领衔首站
- 第二届餐饮食品创新与品牌发展大会暨2025苏
- 津沽大地书写养老答卷:中国人寿细节服务丈量
- Ontimeshow 2026SS|第23季 经纬共生
- 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守正创新 护航发
- 保险护“绿”前行
- 天津市东丽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提升本域消防
- 为幸福“加码”:中国人寿深耕湖湘民生保障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