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花375万买回凶宅 法院判房东返还定金20万
核心提示:花375万元要买的竟是“凶宅”?法院判房东返还定金20万澎湃新闻记者陈伊萍通讯员章伟聪来源:澎湃新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订了“凶宅”怎么办?2016年,潘先生看中一套住房,在签订买房协议并支付20万元定金后,了解到这套房屋曾有人自缢身亡。潘先生认为房东徐先生隐瞒重大事项,要求解除协议、返还定金;徐先生则认为潘先生嫌房价贵想违约,定金应予没收。
花375万元要买的竟是“凶宅”?法院判房东返还定金20万
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通讯员 章伟聪
来源:澎湃新闻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订了“凶宅”怎么办?
2016年,潘先生看中一套住房,在签订买房协议并支付20万元定金后,了解到这套房屋曾有人自缢身亡。潘先生认为房东徐先生隐瞒重大事项,要求解除协议、返还定金;徐先生则认为潘先生嫌房价贵想违约,定金应予没收。
近日,上海长宁法院对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双方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协议,房东徐先生返还潘先生20万元定金。
澎湃新闻记者从法院获悉,去年3月初,潘先生在房屋中介公司的推介下,与徐先生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以375万元购买徐先生名下一套住房。签约后,潘先生支付了20万元定金。
几天后,潘先生从房屋邻居处了解到,十多年前,曾有人在这套房屋内自缢身亡。潘先生大为惊讶,委托律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4月,一名户籍在该房屋内的女性因自缢报死亡。2016年1月,该房屋因存在敲承重墙及卫生间改灶间行为,被小区物业公司发出过《违章建筑整改通知书》。
2016年7月,潘先生以所购房屋为“凶宅”且被告擅自改动房屋结构为由,向长宁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单倍返还定金并支付相应利息。
房东徐先生不同意这一诉讼请求。他辩称,在潘先生第一次看房时就已告知房屋结构改动的情况,而“凶宅”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徐先生认为,是潘先生觉得房价贵了想违约,所付定金应予没收。
经两次公开开庭审理,长宁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房东徐先生返还20万元定金。
审判长马浩波表示,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涉案房屋是否为“凶宅”。综合原告提供的证据和法院依法调取的证据,并结合经验法则来看,曾有户籍在涉案房屋内的案外人在涉案房屋内自缢死亡的说法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被告也没有举证证明案外人在他处自缢,据此,法庭推定案外人自缢于涉案房屋内。
马浩波说,根据中国社会传统风俗,涉案房屋曾为“凶宅”一事确实会对涉案房屋的价值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并进而左右买家的购房意向。由于被告自身取得涉案房屋权利的时间较短,而且获取案外人自缢信息有一定难度,因此,被告表示对“凶宅”一事并不知情的说法也是合理的,不能认定被告存在故意欺诈、隐瞒等行为。
综合分析案情,马浩波表示,涉案合同是在双方都有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订立的,责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原、被告任何一方。因此,该合同依法应予撤销。合同撤销后,被告已经收取的定金应当全额单倍返还给原告。原告主张利息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 《革命家庭》巡演即将启幕 曾昭娟领衔首站
- 第二届餐饮食品创新与品牌发展大会暨2025苏
- 津沽大地书写养老答卷:中国人寿细节服务丈量
- Ontimeshow 2026SS|第23季 经纬共生
- 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守正创新 护航发
- 保险护“绿”前行
- 天津市东丽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提升本域消防
- 为幸福“加码”:中国人寿深耕湖湘民生保障体
- 五揽金牛!中国人寿蝉联“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 天津:2025国庆节日期间警惕“小火亡人”
- 天津:2025国庆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一点火星可毁楼
- 天津:动火作业“十不干” 向违规动火作业说
- 天津:动火作业八严禁 规范作业保安全
- 天津:2025国庆期间严防酒店民宿“冒火”
- 天津:“双节”期间 消防安全夜查聚焦重点场
- 天津:“火焰蓝”坚守一线 点亮节日“平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