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遗忘保护和捐赠国宝的人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题:不能遗忘保护和捐赠国宝的人新华社记者施雨岑30多年前,淳朴的河南农民何刚,风尘仆仆地从家乡走进紫禁城的大门,将在自家院子中挖到的19件文物悉数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这19件元代银器,填补了故宫博物院元代银器方面藏品的空白。今天,绵绵细雨中,这座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皇家宫殿,第一次举行仪式对一位普通农民的逝去表达哀思。如果仅凭想象,我们脑海中的文物捐赠者大概非富即贵、衣食无忧。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题:不能遗忘保护和捐赠国宝的人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30多年前,淳朴的河南农民何刚,风尘仆仆地从家乡走进紫禁城的大门,将在自家院子中挖到的19件文物悉数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这19件元代银器,填补了故宫博物院元代银器方面藏品的空白。今天,绵绵细雨中,这座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皇家宫殿,第一次举行仪式对一位普通农民的逝去表达哀思。
如果仅凭想象,我们脑海中的文物捐赠者大概非富即贵、衣食无忧。然而,何刚一生清贫,今年54岁的他意外身故在打工的高铁工地上。
正是他的选择,一批珍贵文物得以更好地保存,先人留下的遗产能够代代传承;也正是他捐赠文物的义举,让我们看到,生活中仍然有何刚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没有傲人的身世,没有殷实的家底,但他们心怀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朴素信念和高尚情操,值得整个社会致以敬意。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蹚过数千年历史长河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然而时至今日,盗抢文物、非法交易、破坏历史遗迹的相关案件从未断绝,文物安全形势严峻。正因为此,我们呼唤更多的何刚,让30多年前的义举变成今后社会公众的自觉选择。
不忘义举是对善行的弘扬,我们也需要更多像故宫这样“有情有义”的文物“捐赠接收者”。故宫时隔30余年后,专门为这位捐赠者的逝去致哀,温暖人心。何刚的“义无反顾”和故宫的“有情有义”,展现了一幅文物捐赠和保护的美丽图景。
何刚,走好。
何刚,留下……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天津华莎大酒楼 探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