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最好的捧哏去天上说相声了” 你知道如何捧哏吗?
核心提示:资料图:唐杰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宋宇晟)相声名家唐杰忠18日因病去世,享年85岁。在大多数观众印象中,唐杰忠在相声舞台上多以捧哏演员的身份出现。同时,也有媒体在报道唐杰忠去世消息时冠以“最好的捧哏去天上说相声了”的标题。在相声表演中,捧哏演员要做什么?什么样的才能称之为好的捧哏演员?“光说‘嗯’‘哎’‘没错’‘好嘛’‘去你的吧’”,这是不少观众对于捧哏演员的印象。
资料图:唐杰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宋宇晟)相声名家唐杰忠18日因病去世,享年85岁。在大多数观众印象中,唐杰忠在相声舞台上多以捧哏演员的身份出现。同时,也有媒体在报道唐杰忠去世消息时冠以“最好的捧哏去天上说相声了”的标题。在相声表演中,捧哏演员要做什么?什么样的才能称之为好的捧哏演员?
“光说‘嗯’‘哎’‘没错’‘好嘛’‘去你的吧’”,这是不少观众对于捧哏演员的印象。类似的说法也并不鲜见。相声名家苏文茂、朱相臣合说的《论捧逗》中就有这样的表述。
“甲:我站这儿滔滔不断,老得说。捧哏的有什么?往旁边儿一站,‘吭啊唉是,哎哟,噢嘿’,最末一句‘别挨骂了’,他就下台鞠躬,这就算他胜利地完成任务。乙:你这个谈法我不同意。”
资料图:唐杰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在相声舞台上,逗哏自然是主角,但捧哏也并非“毫无技术含量”。
有研究就捧哏者所说的句子类型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捧哏演员用疑问句的比重可以达到整段相声的40.68%。该研究据此指出,相声中捧哏者的会话策略包括较多地使用提问策略。通过提问,一方面完成了作品内容的衔接、过渡,同时也可借此为“包袱”埋下伏笔。
同时也有研究指出,捧哏者的这些“插话、帮腔”其实有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例如,在唐杰忠与姜昆合作的相声《虎口遐想》中就有这样的应用。“姜:您摔过跟头吗?唐:你指的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姜:还什么工作生活,就是平常走道儿没留神,‘叭喳’,狗吃屎,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
在这段相声段子中,唐杰忠的一句捧哏既回答了姜昆的问题,又引出了逗哏者接下来所说的内容,很好地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资料图:姜昆(左)与戴志诚表演相声。中新社记者 莫成雄 摄
除此之外,捧哏演员在表演中,还往往会成为作品中嘲讽的对象。
今天很多爱听相声的朋友一提起“于谦的父亲”便会心一笑。在舞台上,郭德纲的很多相声段子都围绕“于谦的父亲”展开。从“京城的铁帽子王”到“蒙古国海军司令”,都成了“于谦的父亲”的称号。
作为捧哏者的于谦也常常在演出中受郭德纲的“挤兑”。“郭:小的时候,咱曲艺社谁不知道他啊,咱们业务考试,我这个门门都是一百。说学逗唱,甭管什么。我还没考呢,老师就给我一百。于:这老师也偏心眼。郭:他这个,30分,25分。卯了卯劲,一个月没睡觉,努力了一把,-9。于:-9?我上一学期还欠人9分 ?”
在相声舞台上,这种方式类似于戏剧中的“戏弄”,即由一个正面人物用巧妙的手段捉弄反面人物,达到大家开心的效果。
资料图:郭德纲、于谦表演相声。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另外,捧哏者时常会代表一种评论者的姿态。像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中就有这样的例子。“郭:洗手间都满了,上外边吧,天也黑,外边都大雪地,都没人,他出去站在草地上,把夹克这拉锁一拉,哗——尿完了,兹啦(拉锁声)回来了。回来还说呢:外边冷啊,我这腿嗖得慌。于:不象话。”
在这个段子中,捧哏者并没有完全进入逗哏者所讲的故事,而是以听故事者的角度进行评价。
“一块活儿要是没有个好捧哏的,要不就像没盐的菜,寡然无味。要不就像脱缰野马,拉不住拽不住的。再不然就像是巧克力配大蒜,全不是味儿。听得演的都觉得别扭。”这是知乎中一位网友对于捧哏的评价。
就对口相声而言,逗哏者固然重要,但捧哏者也不可或缺。从穿针引线到抖包袱、翻包袱,都少不了捧哏演员。有研究就指出,“捧哏”和“逗哏”的关系就如同“秤杆”和“秤砣”的关系。“没有‘秤砣’的衡量,‘秤杆’形同虚设。同样,在对口相声中,没有‘捧哏’的配合,‘逗哏’也是孤掌难鸣。”(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