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百年老街文化遗产日集中展示非遗技艺
核心提示:来自清徐的表演团队正在食品街表演非遗背棍。胡健摄中新网太原6月10日电(记者胡健)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西省太原市文化地标、具有百年历史的食品街亮相,更有背棍儿、旱船、社火等非遗表演吸引着八方来客。今年6岁的李思璇化着浓妆,穿戴艳丽的出现在食品街,她今天表演的是背棍儿。据其母亲杜喜燕介绍,孩子从3岁就开始练习背棍儿,杜喜燕父亲那一辈就是清徐背棍的手工艺品制作者,到现在已是三代。
来自清徐的表演团队正在食品街表演非遗背棍。 胡健 摄
中新网太原6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西省太原市文化地标、具有百年历史的食品街亮相,更有背棍儿、旱船、社火等非遗表演吸引着八方来客。
今年6岁的李思璇化着浓妆,穿戴艳丽的出现在食品街,她今天表演的是背棍儿。据其母亲杜喜燕介绍,孩子从3岁就开始练习背棍儿,杜喜燕父亲那一辈就是清徐背棍的手工艺品制作者,到现在已是三代。
小演员在太原闹市区表演背棍。 胡健 摄
李思璇被架在半空,双手挥动着水袖,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着动作。一旁的母亲既担心又开心,看着女儿的样子也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我小时候和她一样,也做过背棍上的小孩,女儿现在也很喜欢这个,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种传承。”
背棍是一种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的传统民间艺术,徐沟背棍始于明代,闻名遐迩。晋中一带流传有“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的民谣,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现已遍及全县,走出山西,蜚声中外。
当日,在帽儿巷食品街,剪纸、木偶皮影、面塑展演一一亮相。除此之外,还有瓷器、砂器、堆锦、刺绣和丝带绣现场表演。木版年画、山西澄泥砚及山西平阳麻笺麻纸传统技艺也出现在当日活动中。
60岁的李锦文从事非遗刻瓷已经20多年,在他的精雕细琢下,瓷盘上展现出各式各样的人物、佛像、花鸟等图案。但令李锦文担心的是,传承这门手艺有些困难。
非遗传承人在演示非遗技艺。 胡健 摄
“刻瓷是从清代盛行的一门手工艺,目前太原从事这个的也不超过10个人,很多人不愿意学主要还是来自于无法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因为刻瓷的市场认知度并不高,收入来说也不是很可观,传承面临着困境。”李锦文说。
据山西工艺美术集团会展部主任李晓霞介绍,在食品街举办这样的活动,主要是想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了解这些传承人所从事的非遗事业,让大家都参与到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提高保护意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山西工艺美术集团、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食品街管理有限公司、太原市关公文化促进会承办。(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跨越“数字鸿沟” 筑牢风险防线——中国人
- 天津首例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落地观察“
- 陇南核桃系列饮品走红天津市场:一颗核桃的匠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