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不知道 夏季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核心提示: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人都在想方设法的防暑降温。比如吹空调、喝冷饮、吃冰镇水果、洗冷水澡等人工降温方式,最后虽然凉快了,但却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一股寒湿邪气已入侵体内。这也是许多人在夏季很容易感冒的原因。其实,人体中的阳气会随着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冬季气温低,大家会注重防寒,这时体内的阳气反而不容易受寒邪的伤害。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人都在想方设法的防暑降温。比如吹空调、喝冷饮、吃冰镇水果、洗冷水澡等人工降温方式,最后虽然凉快了,但却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一股寒湿邪气已入侵体内。这也是许多人在夏季很容易感冒的原因。
其实,人体中的阳气会随着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冬季气温低,大家会注重防寒,这时体内的阳气反而不容易受寒邪的伤害。但是夏天是人体阳气最强盛的时候,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受凉,寒邪更容易侵入体内。因此夏季防寒比防暑更加重要。
那么,夏季主要是怎样受寒的呢?下面,随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一起来了解一下~
1.空调开太低 久吹不间断
空调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办公室,它都能给人们送来夏季的“凉爽”。但是,过度吹空调,冷风会让汗腺紧缩,身体的热量无法散出,造成“寒包火”而诱发疾病。所以,在白天或者是夜间休息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更不要昼夜一直开着,以免出现身热头痛、关节酸痛、胸闷恶心、肌肉麻痹等症状。
还有很多人贪图一时的凉快,会把空调的温度开得很低,有时候甚至开至十几度,而室外却是二十几度甚至三十几度,一旦走出去,室内外温度差太多,突然间的冷热交替很容易感冒。所以,空调的温度最好在25度左右,这样才不会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冷热不均的问题出现。
2.冷饮、凉食吃过多
夏季是冷饮、凉食的大卖场,人们的饮食多以冰凉为主,像冰激凌、冰镇饮料、冰镇水果、凉拌菜等,更有甚者,每天喝冰镇啤酒。但病从口入,夏天吃的东西本来又多又杂,如果再吃下过多的寒凉食物,很容易造成脾胃虚寒。这也是夏季很多人容易拉肚子的原因。
所以,夏季也不应该贪凉,尤其是女孩子,这些生冷食物吃进肚子里,一部分被消化,一部分则残留在体内,长期累积必定让身体内的寒气越来越重,而子宫是最怕寒冷的,这些寒气排不出去的话,则可能造成宫寒,严重的话则影响生育。
3.大汗淋漓后立刻洗冷水澡
大汗淋漓,热不可耐,当然想尽快降温。有的人喜欢此时洗冷水澡,以解烦热之苦,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由于冷水的突然刺激,皮肤血管立即收缩,血循环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重,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体潜在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从而引起疾病。
长此以往,会致使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人会很容易得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风湿、类风湿等往往在天气寒冷时发作,天热时消失的各类风湿症状。
4.长时间在低矮潮湿的地方停留
夏季天气热,屋子里面也很容易潮湿。所以,晴天多开窗通风,阴雨天外面湿度太大时则应少开窗,或利用电扇、空调的除湿功能,保证室内湿度不超过60%,保持衣服干燥清爽,免受寒湿之害。
防寒小贴士:
1.避免冷风直吹。不管是开空调还是吹风扇,都不要长时间直吹。尤其是夜晚睡觉的时候,更不要长期吹。办公一族在有空调的室内可备件外套护住肩膀防止受凉,穿裙子的女性在开着空调的屋内可护住腿部尤其是膝盖,以防寒从脚下生。
2.不要坐“寒”。夏天不要坐有寒气的地方,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否则会导致寒湿邪气迅速击退你身体的阳气。
3.护好咽喉和后心。咽喉与后心(后背中央部位)是我们人体最为薄弱的地方,很容易遭受风寒的侵害,因此大家在入睡的时候一定要护好这两个部位。
4.老人出门时带件长袖。相对于青壮年老人更容易着凉,在进入较凉的地方要立即穿上外套,以防诱发关节炎。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共聚一堂观看九三大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要牢记 远离易燃物
- 天津: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5个征兆
- 天津: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小贴士 不要在室内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防范指南 发现火险迅速
- 天津:电动自行车火灾消防安全科普 电动车起
- 南疆答卷:中国人寿织密防返贫网守护壮乡万家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