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开展
核心提示:肖一摄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高凯)6月5日,“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拉开帷幕,来自中、英、日、韩、美5国31位艺术家的诸多力作纷呈亮相。
肖一 摄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高凯)6月5日,“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拉开帷幕,来自中、英、日、韩、美5国31位艺术家的诸多力作纷呈亮相。
“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同期举办高端学术论坛,深入探讨金属艺术传统文化、当代理念、审美精神及商业价值,凸显传承性的文化、创新性的作品、学术性的研究、实验性的探索等方面的多维互动。
此次国家大剧院的展品既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承古力作,也有国内外艺术家、高校学者的创意新作。展品所涉及的工艺多样,包括珐琅、花丝、锻造、錾刻、铸造、象嵌、乌铜走银、3D打印等;材料不仅有金、银、珐琅、铜、铁、锡,也融入漆、石、木、皮等非金属原料以展现混合材质的独特魅力;形制上突破杯、盘、尊、瓶等“实用器形”的束缚,融入更多时代元素,是有更丰富的“审美”方向的延展。
在承古制作中,王千钧采用鲁王工坊传承300多年的传统钣金工艺作品《归朴》,在锤炼锻打中呈现锡壶的古朴肌理,与随形的木柄结合,呈现一种自然之美、大气之风。再如韩国艺术家李亨坤(LeeHyungKun)所作的韩国传统打击乐器,以铜、锡为原料锻造出自然纹理,在一圈圈波浪外扩的圈纹中,让人感受到乐音的传播震动,如同石子投湖所激起的水波,此时声与形相呼应。这些作品不仅承传了工艺,也与传统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在匠心独具的承古创新中,绽放了古代经典、人文精神、工艺传统与审美意旨之菁华。
在当代创新之作中,周尚仪、孙秋爽的作品《传奇》以中国传统的“鼎”为型、“四神”为饰,几何的圆型和柱型的壶体、具象的童男童女的壶钮,相映成趣,对比强烈。实用与装饰、白银与乌木、传统与现代、铸造与锻制的多元混搭,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中实验性的意义。日本艺术家前田宏智所作的金银彩花器以精湛的工艺、优雅的纹彩、简朴的器型再现了日本的工匠精神,在金色浅淡不规则的片格装饰中,我们似闻到了收获的味道,是麦香,还是酒酿,让人充满美好的想象。青年艺术家王晓昕的系列3D打印作品无疑令人耳目一新,一个个玉璧造型的金属形态中,排列着整体、缜密的“众人”,以通天礼地的玉器与人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深度解构并重构“和”文化在玉礼器这一载体中的体现。
作为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将在国家大剧院持续至6月20日。(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