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滚动 滚动新闻 正文

张国立改编现实“大片” 感慨创作太多“清规戒律”

字号: 2016-05-20 23:29 来源:城市商报

核心提示:说起国内最合观众眼缘的男演员,张国立一定排的上号;说起国内最有收视号召力的导演,张国立也肯定榜上有名。

说起国内最合观众眼缘的男演员,张国立一定排的上号;说起国内最有收视号召力的导演,张国立也肯定榜上有名。如今人们津津乐道于《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经典角色和台词,却很少有人记得当年它戏说历史引起的争议,感慨于《亲兄热弟》、《金婚》的家常温暖,却鲜少记得它们是在古装剧、宫斗剧的热潮中另辟蹊径,杀出一条血路。

与谦和温厚、不显山不露水的外表相异,张国立无论做演员还是做导演,都相当地敢为人先,同时,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都坚守着一份对艺术的执着。于是,在古装玄幻小鲜肉大行其道的当下,正在湖北卫视播出的张国立新作《爱的追踪》,是这样一部题材冷门、风格严肃、从剧本到演员都扎扎实实的大剧,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在几个小时的采访里,张国立又展示出他敢说的一面,从本剧的三易其名谈到九十年代下海潮中的“原罪”,从当下热播的古装戏聊到美剧《绝命毒师》;谈及行业种种怪现状时,他虽苦笑着自嘲“似乎不会拍戏了”,但还是坚持老派的戏剧原则,笑称“不符合这些规律就是乱扯。”

综合消息

触动创作缘起想揭时代原罪

在张国立口中,这是一个被商业大潮席卷的年代,全民“都在做生意,大家都想发财”,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随波逐流,像剧中的文皓一样,背上了时代特有的原罪。

虽然选择了揭露时代原罪,但在表现形式上,张国立比小说原作者要温和得多,这一点从题目的变化上就可以看出来。小说原作者吕铮定的标题是《赎罪无门》,就像他数年一线经侦警察的经历一样铁骨铮铮、不留情面,仿佛在威慑和告诉所有人“不要犯罪,一旦犯罪就没有回头路,想赎罪都无门”。张国立拍摄时则把剧名改成了《赎罪门》,因为觉得“无门”有点儿太冷酷了。而从《赎罪门》改成《爱的追踪》则是在暖的意味上更进一步,更突出赎罪的情感意义。

惶恐“我可能不会拍戏了”

“我常常觉得自己已经不会拍戏了。”张国立说这句话时颇为自嘲,“过去拍古装戏是章回体,生旦净末丑往台上一摆,加一些喜剧的元素,起承转合最后惊堂木一拍,观众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儿。但现在呢?古装剧开句玩笑都是皇上的弟弟爱上嫂子,这戏我不会拍啊。”

而要拍现代戏,首先就得跟上现代观众的审美节奏。

张国立颇为苦恼的是,过去大家喜欢娓娓道来的‘味道’,但在现在的中国影视中,这种味道却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现代观众偏爱情节强烈节奏快的东西,一个极端事件发生,人物关系、剧情走向一下子全变了。”拍《爱的追踪》要选择哪种路线,让张国立头痛不已。我喜欢的,大家都说不好“卖,不挣钱”,但他最后还是一咬牙选了温暖的路线。

感叹现实反腐题材堪称大片

谈及最喜欢的美剧,张国立脱口而出的就是《绝命毒师》。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有人物,有情感,有任务线,有角色的心路变化,”是个极其标准的“戏剧结构”。他认为“节奏可以紧凑,题材可以新颖,但是必须符合戏剧规律,讲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内部外部矛盾,没有这些就是乱扯。”

谈及现在行业内的种种乱象,如综艺当道、过度娱乐化,张国立表示并不担心,比起这些,他更关心创作者们都要面临的外部环境,他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年轻人们都生活在一个随时可以接触到美剧、英剧的时代了,我们的创作者却还要面对大量的清规戒律。很多现实的、反腐的事件本身就是‘大片’,创作者却不能拍,离真正付诸文艺还有相当长的时间……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

Tags:张国立 现实 清规戒律 创作 大片 美剧 赎罪 观众 古装剧 时代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