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可Hyperloop One第一阶段成果演示 有错吗?
核心提示:文/网易科技卢鑫今天的评论果然还是被骂了,说小编不懂物理,说小编看不得美国好……哎,还是某网友说得好——键盘侠们满嘴的对美帝言论自由的赞许,最后却见不得半点非主流观点,甚至还要因此展开人身攻击……哎!就着Hyperloop这个话题未散尽的余温,下面小编就再来谈谈什么是物理,什么是现实,以及什么是美国。首先,HyperloopOne跟伊隆·马斯克没有半毛钱关系。
文/网易科技 卢鑫
今天的评论果然还是被骂了,说小编不懂物理,说小编看不得美国好……哎,还是某网友说得好——键盘侠们满嘴的对美帝言论自由的赞许,最后却见不得半点非主流观点,甚至还要因此展开人身攻击……哎!
就着Hyperloop这个话题未散尽的余温,下面小编就再来谈谈什么是物理,什么是现实,以及什么是美国。
首先,Hyperloop One跟伊隆·马斯克没有半毛钱关系。小编也个人崇拜马斯克,对于SpaceX完成的火箭回收成就,呐喊一万次“美帝人希”也不为过,小编也由衷支持。
然而,Hyperloop One三天前拿出来的那段视频——一个滑车“唰一下”冲到沙堆上,官方要没有特别说明,我还以为那就是什么普通高速铁轨的试验。请问这有啥值得大夸特夸的?
有网友说重点在于“真空管道”。再请问,您在视频里的哪个环节看到真空管道了?小编没有否定Hyperloop One实现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这个成果不足以让人喊出“美帝人希”,毕竟很多国家都能做到。
更有人说小编混淆了“加速度”和“最高速度”两个概念。从文笔角度来说,是的,小编不想写的那么啰嗦,所以只是刻意地强调了一下“不足1吨重”这个修饰词,意思就是暗示:在利用磁悬浮这个技术将一个1吨重的车于两秒内加速至190公里/时并不是十分困难,只要初始给出的能足够大(实现技术上当然会有好有坏)。小编还能两秒内将一颗弹珠加速到千公里/时呢,质量差距那么悬殊,对比起来有意义吗?
高速铁路最大的挑战一直都在于:突破400公里/时以后,来自空气的阻力就超过90%了,所以初始加速度有多大不是最关心的,能不能稳定且经济地跑在400公里/时以上才是技术的难点!
所以,马斯克的Hyperloop用到了“真空隧道”的概念,试图通过人为抽空空气来维护一段几百公里长的超级“真空管”。
这样的运营成本有人想过吗?在实验室里或者沙漠里建造一条“样品”不会是个问题,小编也相信Hyperloop One只要凑得到钱,早晚都能实现。但是,一个巨大的但是,要把这个概念推向商业市场就完全是两码子事了!
作为商业项目,尤其是载人的商业项目,公共安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美国不像中国,在没有健全法律和保险作为坚实后盾之前,试投运营这种事是不会被允许的。因此小编才会在前文里特别提到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将一段几百公里长的真空管道建在地震带上,万一出现个裂口,内部随时跑着1200公里/时的列车……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CEO脑子进水了才会同意承保。
此外还有弯道不能过大的问题(一个弯需要保持曲线9公里),几乎等同于一条直线的真空隧道,找不到合适的地理环境建设也是明摆着的现实。还是那句话,马斯克是人,不是神,有的东西不是自己伟大就可以改变的。
不过马斯克也是个聪明人,他自己没有亲自经营任何一家Hyperloop公司,后者的盈亏都不会影响SpaceX的发展。技术能捣鼓出来最好,想要了可以收购。如果迫于现实而难以突破,没关系,反正眼下不急,以后有机会登火星了,在火星上还有机会再研究。
物理和现实谈过了,再来谈键盘侠们从未到过的美国——会一厢情愿认为美帝一切都是美好的人,往往都是没有真正在美国生活过的人,不管你们怎么辩驳,事实是否如此大家彼此心知肚明。
小编是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国教育和文化熏陶的人。在网易兼职小编,是兴趣,是体验,也是一种证明。
美国的教育是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并敢于挑战所谓的“已定事实”。因此在小编成为小编以来,就一直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每一件科技事件。
如果翻历史,就会发现《易评》在抨击国内乱象和技术造假方面绝不手软,甚至曾经还因此收到了律师函。但是,回到Hyperloop第一阶段演示成功这件事上,我们就事论事,不值得拿出来炫耀,就是不值得。
最后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来告诉大家什么叫“美国”——小编毕业入职美国一家公司后不久,发现该公司运行的一段代码在计算上存在错误,一个很小的数学错误。该代码是由一家上市公司提供,他们的工程师都是一流的,因此不该受到质疑(某位网友说的,人家的都是顶级工程师,所以不能质疑)。但是,初出茅庐的小编没考虑这些,直接发邮件过去提出了质询,并还抄送了老板(事先未打招呼)。以下是美国老板和美国一流工程师做出的美国式回应:
对方工程师:“哦?很有意思。我们再看看。请问你认为不对的理由是什么?”小编回复了第二封邮件,给出了理由和计算公式,于是得到的回复是:“谢谢你。你的计算是正确的,是我们疏忽了。我们这就更改。非常感谢。”
老板未在第一时间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最后对方承认确实出现疏漏后,简单地回复了一句:“Good job.”
小编虽然只是小编,不一定专业,但也不是业余。没有足够了解的内容是不敢随便点评的。小编也不低人一等,为何就不能质疑?
(本文主观性陈述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不代表网易科技立场)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普惠金融“国寿实践”亮相2025中国品牌论坛
- 津韵暖夕阳 情满康泰园 天津中华文化养老艺
- 天津电商城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金秋消费季交
- 亨斯迈亮相中国国际石化大会:以创新与绿色实
- 中国人寿寿险漠河北极村营销服务部开业!把“
- 守护民生璀璨,他们让微光汇聚成星河
- 天津铁路运输法院举办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 依法护文脉 藏珍启新程— 第二十一届全国民
- 理赔无纸化率99.81%!看中国人寿在安徽如何用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