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打造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
核心提示:(原标题:互联网银行:从渠道到平台)侯本旗[主流银行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怎么办?我的核心观点是,把杂货店打开变成超市,要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网络银行平台,打造金融业的亚马逊。中行、工行都按照这条路在走][平台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变革,是所谓商业模式的变革,平台有单边效应,也有双边效应,再有网络外部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机会。未来商业竞争更重要的是平台竞争。网络银行做轻资产平台,这是互联网银行的方向。
(原标题:互联网银行: 从渠道到平台)
侯本旗
[主流银行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怎么办?我的核心观点是,把杂货店打开变成超市,要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网络银行平台,打造金融业的亚马逊。中行、工行都按照这条路在走]
[平台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变革,是所谓商业模式的变革,平台有单边效应,也有双边效应,再有网络外部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机会。未来商业竞争更重要的是平台竞争。网络银行做轻资产平台,这是互联网银行的方向。]
主流银行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怎么办?我的核心观点是,把杂货店打开变成超市,要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网络银行平台,打造金融业的亚马逊。中行、工行都按照这条路在走。
现在没有工行的银行卡,也可以使用工行手机银行,用手机号就可以注册,工行手机银行已向全社会开放。今年7月工行开发平台版本就可以出来,到时网商银行的产品可以在工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买,这改变了整个盈利方式。原来我们靠专业服务盈利,平台盈利是另外一种方式。
关于互联网金融,我一直觉得概念模糊。有的做得很好,比如阿里花呗四个月做了几百万用户,但也有P2P跑路等问题存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的人收获了鲜花和掌声,有的人弄得一地鸡毛。原因是什么?因为平台。在互联网领域做得好的,不管是支付还是信贷,如果没有平台,只搭建一个简单的信息沟通就容易出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变化,PC时代是获取信息的窗口,收邮件、查信息、看新闻,现在则成为驱动大家生活的引擎,所以整个银行服务包括互联网银行服务也要变,不能把网络当成一个渠道,要把它当成一个实体、一个平台来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驱动社会运行的很多底层规则在发生变化,技术层面这叫聚合涌现,聚合之后会引发出新机会,当时雷军做的米聊不比微信差,后来手机通讯录引流,大家都往微信去,后来有了财付通、微信支付,有了微众银行。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商业策略就是做平台,聚合寻找未来。
经济层面出现了一个现象——成本趋零。看小米,小米运营成本是4.5%,真正做到零库存+零渠道费。最好是做体验,银行真正需要学习互联网公司的地方就是客户体验。从社会认知角度来讲,时空不再重要了,这是德鲁克说的。互联网上,白天和晚上、国内和国外都不重要,用户主权时代真正到来了,整个社会商业生态是这样,社会生态也是,从组织到个人,现在转向个人到组织的转型。从银行层面来讲,业务主导权从银行向客户转移,原来最牛的是空间和时间有优势的银行,在网银时代大家注重功能与安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体验与情感,大家喜不喜欢你才最为重要。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在技术层面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变成驱动生活的引擎,手机成为跟客户最重要的接触点,在商业模式上有一个C2B的模式,越来越扩散。在研究视角上,做专业金融、靠专业赚钱,转向生态视角,做平台,做移动和体验。中国电子化比国外走得快,怎样用新的逻辑来做事、新的观点来看银行,最重要的不是看哪个公司做银行,而是看清楚背后的变化。平台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变革,是所谓商业模式的变革,平台有单边效应,也有双边效应,再有网络外部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机会。未来商业竞争更重要的是平台竞争。网络银行做轻资产平台,这是互联网银行的方向。
工行在做三大平台,开放手机银行、融e行、融e联,就是工行的微信加黑霉,今年准备做到1亿用户,去年是700万;融e购就是超级天猫,2014年成立,到现在有3000万用户,今年会达到5000万,今后会达到1亿用户。工行的目标是做到中国第二,可能做不过马云。做平台背后的逻辑不是简单想做一个平台,未来互联网银行一定是新的商业模式。
银行想成为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想做金融,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是互联网公司开始做金融、金融开始做技术,英国也一样。
不过所谓互联网银行,20年前就出现了——美国第一安全银行,出现了上百家银行,但到现在一家都没有了,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谁成长起来了?主流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成长起来了。这一次主流银行很难继续用内部化的策略应对竞争。大家都会有机会,互联网银行应该有机会,如果做平台肯定有机会。
关于互联网银行成功的判断标准,姜建清博士的观点是,互联网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解决信贷问题,解决不了就会下沉。解决信贷问题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控制风险,大数据用于风控目前看不到很成功的体系;二是成本风险,阿里重大的业务是放贷业务,可以做一些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分析,但所有这些数据都跟还款意愿和能力弱相关,真正核心的是信用数据,每个银行通过信用数据放贷款,如果再加上其他数据,成本就上来了;第三个关键问题是创新、体验和流程的问题。姜建清认为,互联网能不能成功就是看心态。有些银行,包括微众、网商都想做风控输出,我觉得这不是一条路,如果一家银行风险管理都搞不定,还办什么银行?
信贷最本源是熟人之间的信贷,就是P2P,后来产生了增信,银行为什么出现?就是因为银行能增信,它的增信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这是银行存在的基础;第二是监管,有人管着它,大家相信银行;第三是流动性。这些决定了银行比其他中介更能得到社会信任,所以不可能又回到熟人之间的P2P模式。
(作者系工行电子银行部原总经理、英凡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头雁的远见:76周年,中国人寿以“多元”塑造保
- 天津举办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
- 新媒体平台“如意甘肃网”让甘肃故事“声”
- 风景i亮相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勾勒商
- 赫力昂与国大药房启动“新一代骨骼健康新概
- “新朝阳工程・2026中老年春节特别节目”天
- 76载“变”与“不变”
- 赫力昂响应世界骨松日开启“全生命周期骨骼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中国人寿
- 赔付超4400万件!中国人寿2025年三季度寿险理
- 中国人寿:为社会包容性发展注入企业公民的温
- 《革命家庭》巡演即将启幕 曾昭娟领衔首站
- 第二届餐饮食品创新与品牌发展大会暨2025苏
- 津沽大地书写养老答卷:中国人寿细节服务丈量
- Ontimeshow 2026SS|第23季 经纬共生
- 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守正创新 护航发
- 保险护“绿”前行
- 天津市东丽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提升本域消防
- 为幸福“加码”:中国人寿深耕湖湘民生保障体
- 五揽金牛!中国人寿蝉联“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