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快讯 综合 正文

【图】香港爱情电视剧 艰难的成长史

字号: 2016-04-20 00:29 来源:互联网

核心提示:简介.许多内地观众第一次接触到香港电视连续剧,当属《射雕英雄传》——当然,金庸先生这部力作翻拍数次,这第一次送到内地电视观众眼中的,是“83版射雕”。“那时候,无论大人小孩都很迷‘射雕’,每晚守在电视机前面。当时的小孩子们记得大人们还给这部电视剧取了个上口的别号,叫‘射大雕’。”33岁的吴小丽笑着回忆。“当时觉得翁美玲、杨盼盼等全是绝色大美女,还幻想过有一天能同她们见面。

简介.

许多内地观众第一次接触到香港电视连续剧,当属《射雕英雄传》——当然,金庸先生这部力作翻拍数次,这第一次送到内地电视观众眼中的,是“83版射雕”。“那时候,无论大人小孩都很迷‘射雕’,每晚守在电视机前面。当时的小孩子们记得大人们还给这部电视剧取了个上口的别号,叫‘射大雕’。”33岁的吴小丽笑着回忆。“当时觉得翁美玲、杨盼盼等全是绝色大美女,还幻想过有一天能同她们见面。”有的观众说,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翁美玲自杀的消息,黯然神伤。

35岁的唐宇则对一系列香港武侠电视剧印象深刻:“什么《霍元甲》、《霍东阁》、《陈真传》、《再向虎山行》,看得特别过瘾。后来听说扮演霍元甲的演员出家了,还很震惊。”注重表现民族情感的一系列武侠电视剧让唐宇这样的男孩子看得热血沸腾,因为每晚都认真收看,电视剧还没播完,不懂粤语的唐宇已经能把主题歌唱得有模有样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至今仍是周润发忠实影迷的小菲最爱的电视剧非《上海滩》莫属。香港女作家林燕妮撰文形容《上海滩》在内地播放时的狂热,形象地说“《上海滩》一播,整个上海瘫掉了”。其实,哪个城市不如此?鞍山也是万人空巷。小菲说当时每晚都盼着能多播两集,连片尾曲都看完,才会依依不舍地继续回味。“每次睡觉前,都会与姐姐讨论剧情,猜测明天会怎么发展。”

香港电视剧也往往带动了时尚的走向。许文强式的大衣、礼帽、围巾,以及西装口袋里的白手帕,全成为男性模仿的潮流。从事艺术设计的王松岭当年正上初中,父亲去上海出差,为他带回一件黑色大衣,注重外表的他又为自己搭配一条白围巾,效果惊人。“一进教室,大家都傻了!后来,当时还得了个外号‘小文强’。”王松岭忍俊不禁。

特殊年代,特殊风潮。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引进电视剧走入观众的视野,墨西哥的,巴西的,日本的,美国的,韩国的……拍摄的电视剧也愈加多样化,无论题材,还是表现手法。而如当初香港电视剧所掀起的那种热潮,也因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而成为永远不可企及的历史片段。

光辉业绩.

辉煌鼎盛八十年代

香港电视业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八十年代走向成熟。所谓企业化的影响就是在制作上讲求回报,也就是近些年来内地终于为电视人套上的收视率紧箍咒。

在制作中具体表现为题材上选用大众口味,而演员方面则实行明星制,因而涌现出如同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一大批日后在电影界呼风唤雨的超级巨星。回顾八十年代的经典作品,如无线电视台1980年的<上海滩>、<网中人>,1983年的《神雕侠侣》(刘德华版),1984年的<鹿鼎记>、<新札师兄>;亚洲电视台收视率达21点的<天灵>,18点的<十兄弟>以及20点的<秦始皇>。

普遍认为八十年代后期的作品较之前稍微逊色,可能是成熟的管理体制过分追求收视率而约束创作所至,但期间也不乏佳作问世,如无线的<义不容情>、<誓不低头>,亚视的<还看今朝>。总的来说,那时候的作品除古装戏外多以豪门恩怨、黑帮火拼或是警匪争斗为题材,节奏紧凑,情节跌宕,人物命运及性格多变,往往能透发出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同时,八十年代是整个香港电视行业的黄金时期,有史以来最高的收视率记录也在那时写下,《神雕侠侣》创出的62点收视率约300万观众观看了该剧。

随市应变九十年代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一些内因、外因的影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港剧也起了相当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变大,渴望通过电视节目松弛紧张的神经。因而港剧的整个基调轻松了许多。一些具有中产阶级感觉而不再煽情的作品受到欢迎,如在香港创造高收视率的<妙手仁心>、<一号皇庭>系列。

Tags:电视剧 香港 年代 观众 收视率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