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提示:老年人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核心提示: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刘长忠)针对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易被不法商家忽悠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16日发布消费风险特别提示:老年人慎防十大消费陷阱。这十大消费陷阱是:一、老年人看病、保健,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二、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不要贪图小便宜。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刘长忠)针对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易被不法商家忽悠的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16日发布消费风险特别提示:老年人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这十大消费陷阱是:
一、老年人看病、保健,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二、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不要贪图小便宜。
三、面对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增多的虚假广告,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四、老年人因病在身,渴望专家,但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五、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不惜违反广告法,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老年人不要相信。
六、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七、“政策补贴”不可信。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的电话,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慌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
八、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
九、老年人家中电器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十、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切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消协称,一些老年人被不法商贩忽悠,受骗上当,不但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同时在心理、身体上也遭受了伤害。
中消协提醒老年消费者,在消费中被欺骗时,要及时报案,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甬”动幸福感!民生三维实践来护航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有压力或密闭管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 这些知识不容忽视
- 天津:如何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 规范使用电动
- 做好“生态文章”激活“绿色引擎”中国人寿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共聚一堂观看九三大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要牢记 远离易燃物
- 天津: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5个征兆
- 天津: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小贴士 不要在室内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防范指南 发现火险迅速
- 天津:电动自行车火灾消防安全科普 电动车起
- 南疆答卷:中国人寿织密防返贫网守护壮乡万家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