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滚动 滚动新闻 正文

娱评:电视真人秀 该主动转型了

字号: 2016-02-24 00:22 来源:法制晚报

核心提示:据媒体报道,近日有传闻称,总局将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并称亲子类节目必须通过总局审核,即使通过审查也不能在黄金时段播出。

法制晚报—— 社会观察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传闻称,总局将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并称亲子类节目必须通过总局审核,即使通过审查也不能在黄金时段播出。

针对此次“总局将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的传闻,广电总局虽暂未有明确回复,但此事再掀民意波澜。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此类同质类节目的推出,观众热度显然在下降,其负面的评价也不断出现。

我国的真人秀节目起步晚,目前火爆的几个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的版权。其内容则是将明星效益扩大到极致。但大腕绝不是真人秀的救命稻草,终归会审美疲劳。今年刚刚开播的第4季的《我是歌手》,收视率明显出现疲态。

此外,真人秀节目,人是核心,重在“真”,而非“秀”。目前部分真人秀节目陷入低级和恶俗的怪圈,将个别明星在节目中玩弄低级趣味,言行低俗的做作,故意放大,毫无积极意义。盲目晒娃的举动,也遭到非议。

在去年7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中,广电总局就有关于“未成年人上真人秀”的明确规定:“真人秀节目应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最新的广告法中也明确表示,不满十周岁不得代言,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所涉及的广告范围也有了明确界定。这样的行为就是在避免因未成年人过度曝光导致的舆论导向偏差。

如今推崇全民创新,电视节目同样身在其中。如果本土化的真人秀节目只在低级趣味上做文章,即便广电总局没有命令要求,缺乏了新意和吸引力的同质化节目也会遭到观众的抛弃。所以各家电视台应当尽早启动节目转型,莫等到规则划定了红线,观众自主换了台再去追悔莫及。杨雄

Tags:节目 娱评 真人 未成年人 电视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