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30年收藏烟标万枚 愿办展回顾时代变迁
核心提示:(董晓斌 张明跃)湖北宜昌一位六旬老人,30余年共收藏各种烟标1万多枚,品种达1000多种。

收藏时万立平会给烟标写上说明 董晓斌 摄

万立平收藏的烟标共1万多枚 董晓斌 摄

万立平和他收藏的“中山舰”烟标 董晓斌 摄
中新网宜昌12月11日电 (董晓斌 张明跃)湖北宜昌一位六旬老人,30余年共收藏各种烟标1万多枚,品种达1000多种。12月11日,老人万立平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将收集的烟标全部捐给了社区居委会,并希望能举办烟标展,让更多人回顾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万立平今年63岁,家住宜昌市伍家岗区隆康路社区。11日上午,记者来到隆康路社区居委会,见到了万立平收藏的烟标。记者看到,1个大木箱、4个铁皮盒、10个塑料袋内装满了各类烟标,另有12块用玻璃相框装裱的烟标,除了没有西藏产的烟外,其他省市包括香港、台湾的都有,而这些香烟基本都已停产。
提及收藏烟标的缘由,万立平表示,31岁时,他偶然在五角丛书上看到了一篇有关收藏文化的文章,由此激发了他的收藏兴趣。“那本书上有人收藏算盘,有人收藏筷子,还有人收藏烟标,因为我当时经常抽烟,所以就选择了收集烟标。”万立平说。
万立平告诉记者,刚开始就是觉得烟盒漂亮,也不懂什么是烟标收藏,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从花花绿绿的烟标中,可以看到历史人物、动物、花卉、民俗风情等很多不同而有趣的内容,他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烟标也越收越多。
由于很少有机会去外地,万立平只能在宜昌拾捡和购买烟盒。“去得最多的是车站、码头、公园广场这些人多的地方,每次看到没见过的烟盒都特别兴奋。”万立平说,他处处留心,走路也喜欢低着头,有朋友去外地,他总要托他们带上几包当地的特产烟。
除此之外,他还结交了许多外省的藏友,通过书信交往,相互交换烟标。万立平坦言,在漫长的收集过程中,有着许多乐趣和难以言说的辛酸,“比如黑猫、白猫、子鼠、好猫这个系列的烟标,由于涉及4个省的香烟,我足足花了10年时间才收集齐全。”万立平说。
万立平表示,烟标是香烟的包装盒,空烟盒失去了包装功能,但却凝结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人的精神风貌,“我收藏的一种名为‘经济’的烟标,它是80年代中期的知名香烟,仅卖8分钱一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既有经济实惠的意思,也有经济发展的意思。”
12月初,万立平将收藏的1万多枚、1000多个品种的烟标,全部捐给了隆康路社区居委会。对此,万立平坦言,之所以将烟标捐出来,是希望能在今后办一个烟标展,让更多人从小小的烟标上,感受、回顾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 写普惠金融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拍卖有限公司 1
- 天津市沧州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明确五大职能
- 天津:“银龄智享秀夕阳”数字生态平台新闻发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
- 鹭岛情暖普惠路 国寿守护万家安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小心 防范火灾别大意
- 天津:电动自行车防火 牢记“全攻略”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 不要改装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