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保险动态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文化实践,把好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2025年11月14日 14:02浙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民生温度,让其实现了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困境到“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跨越。这里不仅有“义利并举”的中华优秀传统商业文化,更有“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这些与“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成为浙江崛起为经济强省的精神密码。
扎根于此,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文化精神变为“金融为民”的具体实践。在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征程上,以初心为笔、以服务为墨,将保险的温度“融”进每一个浙江百姓的幸福生活里。
实干为笔,写好杭城民生“安心答卷”
2025年7月的杭城,盛夏的热浪裹挟着突如其来的悲伤,砸向了李女士的家庭。家住杭州上城区的李女士,因突发主动脉夹层A型并发大面积脑梗死,不幸离世。这个原本和睦的家庭,一边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楚中,一边又为后续的生活资金犯了难——李女士生前投保的保单,成了她留给家人最后的心意。
“我们还没从悲痛里缓过来,国寿的工作人员就主动找来了。” 李女士的丈夫回忆,接到消息的当天,中国人寿寿险浙江省分公司的柜面人员就带着慰问赶到家中,手里还拿着整理好的理赔材料清单。考虑到家属情绪低落,工作人员没有过多催促,而是蹲在客厅的沙发旁,轻声讲解需要准备的病历、法律关系证明等材料,甚至主动提出 “材料我们帮您一起核验,您放心”。
合规是底线,服务更要有温度。为了让这笔理赔款尽快到账,公司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受理人员手把手指导家属填写申领表格,加班加点整理理赔资料,全程跟踪案件处理进度;工作人员带着材料往返医院与公司之间,逐页核验病历的完整性;各个岗位人员高度协同,各环节无缝衔接,避免一丝一毫的延误。当家属得知60万元理赔款已经到账时,话语中满是感动“这笔钱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她没说出口的牵挂,谢谢你们让她走得安心。”
这并非偶然的“加急服务”,近年来,中国人寿持续推动“重疾一日赔”服务,为更多客户更快地送去保险关爱。目前,“重疾一日赔”服务覆盖了重疾赔付中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和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符合条件的赔案,一日内可完成理赔处理。
深度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浙江精神,中国人寿寿险浙江省分公司为全省超 3000 万人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承办7个地市大病保险、10个地市“惠民保”和9个地市15个县区长护险项目,累计为6873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额17.6万亿元,一把由保险撑起的“风险防护伞”,正让“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民生承诺在“浙”里落地生根。
诚信为桥,守住瓯江百姓“钱袋子”
2025年初春,瓯江畔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国人寿寿险温州分公司消保体验中心迎来一位特殊的客户。
陈先生拄着拐杖,一步步挪进中国人寿寿险温州分公司消保体验中心,手里紧紧攥着女儿的重疾险保单,语气坚定:“我要退保,网上都说保险是‘坑’!”陈先生的女儿身有残疾,他买下这份重疾险,想让女儿的未来多份保障。可近来刷到的保险负面消息、“退保代理”的诱导攻略,让他对这份保单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接待他的工作人员黄苏慧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先递上一杯温热的姜茶,让他坐在窗边的沙发上缓一缓。“陈叔,您先别急,咱们就像拉家常一样,我帮您梳理下这份保单,看看它到底能帮到您家多少。”
黄苏慧翻开保单,没有念冰冷的条款,而是结合陈先生家的情况,介绍相关保障内容。又拿出纸笔,帮陈先生算家庭开支账:“现在退了保,再想投保可能因为孩子的身体情况被拒,到时候万一有风险,家里的担子就更重了。”在黄苏慧耐心的讲解下,误解渐渐消散。陈先生看着纸上清晰的保障范围和开支明细,明白了这份保障对于家庭的意义。
这场雨天里的特殊对谈,正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以诚为本”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消保工作深度融合的缩影。在浙江,该公司已构建起“情、理、法”融合的纠纷调解体系,让复杂的保单条款有了温度,让难解的消费纠纷有了出口。
面对当前涌现的“退保黑产”,中国人寿寿险浙江省分公司推出“30秒*3触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模式,通过投保前、投保中、投保后三个关键节点的精准干预,构建金融反战诈新防线。投保前,与公安机关联合制作的警示短视频帮消费者识破“代理退保”陷阱;投保中,特制文件袋搭配工作人员当面讲解,指明正规维权渠道;投保后,柜面立牌与专业咨询同步跟进,筑牢“反诈骗”防线。为了让金融安全知识触达更多人,他们还推出《金融小卫士》儿歌视频,用朗朗上口的旋律为青少年科普反诈知识。
开放为帆,搭建义乌外籍服务温暖“港湾”
清晨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刚开门就迎来了各国商人,作为“世界超市”,义乌常驻外籍人士3万余人,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对保险的需求,也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服务的“新课题”。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费曼(音译)推开中国人寿寿险义乌公司网点的大门,手里拿着翻译软件,连“意外险”怎么说都不清楚。英文服务专员立刻迎上去,用熟练的英语为其讲解保障条款,办理相关业务。
中国人寿寿险义乌分公司的网点里,不仅柜台办理区有外语服务提示牌,还开设了外籍服务专窗,英文服务专员随时待命;为外籍人士生活提供便利,公司同时还提供“双语金融知识便利店”服务,添加防非反诈金融知识的英文标语,增强外籍人士风险防范意识;在理赔填单区,设置中英文理赔服务流程指引,为理赔专员配备翻译软件,给外籍人员提供理赔便利。
不止是日常服务,网点还成了多元文明交汇的“小窗口”。在世界读书日这里举办了“阅读连接世界,知识守护未来”活动,儿童区摆满了中英双语绘本,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针对在义乌创业的留学生,网点又开展了“创无国界 义路同行”活动,邀请本地专业人士分享经验,帮留学生解决创业路上的困惑。此外,中国人寿寿险浙江省分公司还在探索搭建境外劳务保险拓展平台,为 “走出去” 的浙江企业提供经营风险管理服务。
从服务“走进来”的外籍人士,到助力浙江企业“走出去”,这份“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让国寿好服务始终随时代发展而更新,也让开发包容的“对外交流桥”越搭越宽广。
钱江潮涌润万家,“浙”里服务暖人心。中国人寿寿险浙江省分公司将浙江精神的“地域基因”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行业准则”拧成一股绳——让它成为百姓收到理赔款时眼里的光,解开误解时舒展的眉,感受到贴心服务时竖起的大拇指。这些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鲜活实践,让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成为守护民生的温暖力量。
(稿件来源: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文章来源:https://www.headnews.cn/2025/1114/78868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