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 保险动态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2025年金融宣传周适老服务纪实
2025年09月18日 19:18在中国人寿天津市北辰客户服务中心,李大爷正专注参与“拆弹专家”金融反诈互动小游戏,当判断出“熟人推荐高息理财”是风险场景时,他用一口地道的天津话念叨:“投资要走正规渠道,在正规金融机构买投资产品!”逗得围观群众阵阵发笑。
“这个游戏里的场景都是老年朋友常遇到的,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和防诈知识‘拆弹’,就能把风险识别技巧记牢。”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柜面工作人员笑着补充,“叔叔您说得对,除了选正规机构,遇到‘保本高息’‘限时名额’这些说法也要谨慎,我再给您讲两个真实案例……”就这样,原本枯燥的金融知识,在趣味互动中悄悄走进了每个人心里。
这是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在2025年“金融宣传周”期间,于辖内各柜面网点开展的适老服务活动缩影。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与风险痛点,公司专门推出“银发”主题服务,通过“银发护权站”“银发智能坊”“银发长9帮”“银发养生角”等板块,全方位帮助老年朋友防范金融风险、突破数字鸿沟,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作为守护老年群体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银发护权站”通过多元形式开展宣教。工作人员结合“代理退保诈骗”“虚假养老理财”等真实警示案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金融常识与法律知识。设置“反诈视力表”等互动游戏,让老人们在组队参与中提升诈骗防范意识。定期举办交流沙龙,邀请老年客户分享自身经历,互相提醒“踩坑”陷阱。同时,护权站还重点宣传“适当性理念”,帮老年朋友对照自身年龄、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理性评估投资产品,避免因盲目跟风、冲动决策造成损失。
“银发长9帮”则以“暖心便民”为核心,解决老年群体办理业务的“急难愁盼”。对于到店办理业务的老人,网点设有无障碍通道,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临柜指导,从填写表单到确认信息,全程耐心细致;针对行动不便、独居在家的老人,公司开通“空中客服”,通过视频连线帮老人远程办理保单查询、生存金领取等业务;对卧病在床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还提供定制化上门服务,从资料收集到业务办结全程上门,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办好事。
“听说这里能测血压、看名医直播,我特意过来看看!”在宝坻柜面的“银发养生角”,张大爷一边让工作人员测量血压,一边扫码进入秋季养生名医直播课。他笑着说:“最近总觉得口干,听直播里说秋天适合吃梨、银耳,还能煮点百合粥,等会儿我就去超市买,你们这服务连养生都考虑到了,太贴心了!”
“我再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跟上年轻人的步伐!”滨海新区的王阿姨拿着手机,在“银发智能坊”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步步操作国寿APP的“长辈模式”。原来,“银发智能坊”是专门为老年群体打造的电子设备学习专区,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教老人使用自助柜员机、国寿APP老年版,“以前查保单得等儿子周末回来,现在我自己调大字体就能看,还能在线预约服务,再也不用麻烦孩子了!”王阿姨学会操作后,高兴地向身边的老姐妹分享经验。
宣传周期间,为了让适老宣教覆盖更多老年群体,公司还组建了“银发金融宣讲团”,深入村镇、社区、菜市场场景,用“乡音俚语”传递风险提示。
在静海区陆家院社区,宣讲员发现王大婶正拿着“熟人推荐的养老理财宣传单”犹豫,赶紧上前讲解:“大婶,正规理财无法承诺高息的,这‘熟人’其实是盯着您的养老钱呢!”说着还拿出类似诈骗案例的宣传单对比,帮王大婶彻底识破骗局。
在东丽菜市场,摊主辛姐向宣讲员咨询“刷单返利”是不是能赚到钱,“辛姐,这是诈骗!先让您赚点小钱,后面让您垫资就再也要不回来了,我邻居家的阿姨就上过这当!”及时帮辛姐避免了经济损失。
在武清区大孟庄镇寺各庄村的田埂上,宣讲员小刘蹲在地上,用“种庄稼得看天看地,投资得看风险看资质”的比喻,帮55岁的刘大哥弄明白“高息背后藏陷阱”的道理。
据了解,天津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340万人,占比24.93%。面对这一现状,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的适老服务从未间断。
2025年以来,公司已累计服务老年客户近3万人次,提供上门服务200余次,服务对象涵盖独居老人、残疾老人、卧病老人等特殊群体。“去年我老伴儿生病住院,理赔材料都是他们上门收的,没让我们跑一趟,服务有温度、业务专业,理赔速度还快,真是值得托付!”来自蓟州的刘大爷,在一次上门服务后特意送来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认可。
未来,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持续深化老年群体服务,在现有适老举措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细节、扩大服务覆盖面,以更贴合老年朋友需求的方式传递安心与温暖。公司将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用扎实行动守护老年群体的美好生活,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助力民生福祉持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文章来源:https://www.headnews.cn/2025/0918/7885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