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快讯 健康
奏健康中国妙曲 谱中蒙医药华章
2024年12月17日 19:12头条新闻讯 包金刚,中蒙医执业医师、包氏蒙医整骨世家第五代传人、内蒙古慧丰寺第七转世活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蒙医传统疗法首席客座教授,内蒙古康养蒙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内蒙古康养院、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蒙医医药文化研究开发基地、马奶羊奶农牧产品药食同源研究等机构创办人,以“弘扬蒙医药文化、创新康养产业”为使命和追求,成功将传统蒙医药文化与草原生态饮食、银发人群康养事业有机结合,打造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产业链条,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曾受邀做客《信用中国》展示民族品牌崛起的魄力与风采! 奏健康中国妙曲 谱中蒙医药华章
——访内蒙古康养蒙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包金刚
蓝天白云、茵茵软草、额吉的马奶酒,策马扬鞭、纵情欢歌、 聆听草原天籁……于很多人而言,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大兴安岭,是一份深情的向往,更是一个热切的回眸。但在内蒙古康养院创始人包金刚的心里,却是有救危济困的使命、有悬壶济世的责任,更有家国天下的不渝梦想!
草原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翻开包金刚的家谱,细数这个蒙古族家庭的历代祖先,观者不禁首肯心折、肃然起敬。
包氏家族是内蒙古远近闻名的革命家庭、蒙医整骨世家,与藏传佛教、蒙医药渊源颇深,是党和国家与佛教、蒙胞的紧固纽带桥梁,世代以“爱国爱教、医术精诚、扶危济困”的清风传家。
包金刚的祖父包沙拉于1946年参加革命,青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于祖国的解放事业,聂荣臻元帅曾亲笔发放《革命军人证明书》。建国后,他回到哲里木盟,至今仍被传为美谈。包金刚的父亲包拉哈,乃是内蒙古平安吉祥拉哈寺第三转世活佛(沙日塔拉庙),7岁时坐床,更是一位爱国爱教的典范。
作为蒙医药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承人,包沙拉、包拉哈父子在以精湛医术为普通百姓解除病痛的同时,始终将发扬文化、提高草原人民健康水平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父子俩就在原哲里木盟赛盟长的支持下,组织蒙医喇嘛大夫,在科左后旗朝鲁吐公社呼斯台建立了卫校。历经70余年的巨变,卫校现已发展成为通辽市职业学院,持续为国家医药事业输送储备力量。上世纪九十年代,包拉哈还与一批志同道合的专家教授建立了内蒙古阿尔山市中蒙医院,将流传于民间的蒙医文化提升到了新的发展高度。
耳濡目染之中,包金刚对蒙医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9岁起就师从祖父和父亲学习蒙医传统疗法、蒙医阿尔山疗法。12岁跟随阜新佛寺官布色丹喇嘛大夫学习医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成想,聪慧内敛的包金刚不仅宅心仁厚,而且天份悟性极高,不仅一学就会、一点就透,而且对于很多药材、治疗方法还另有一番见解。包金刚在家人的支持下,来到锡林郭勒盟,师从经医双修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佛教协会会长乌兰活佛、敖宝汗活佛。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又拜内蒙古集宁寺(莫力庙)第五转世达尔汗呼图格图罗布桑丹僧日阿布杰、韩九龙活佛为师。那是一段令包金刚刻骨铭心的难忘时光,诵经、学医、禅定、精进……
包金刚在20岁取得乡村医生证后,正式开启了向往已久的行医之路。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尔山镇卫生院期间,由于工作出色,领导指派年轻的包金刚牵头建立蒙医门诊部,并负责门诊部全面工作。1996年国务院批复,“科右前旗阿尔山镇”改“阿尔山市”以后,经过与自治区盟市相关部门多方面协调,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包金刚和父亲及阿尔山林业局职工医院原富教授等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建立了阿尔山市中蒙医院,并由包金刚担任阿尔山市中蒙医院、伊尔施镇卫生院院长。运用蒙医药技术救死扶伤,闲暇时上山采些生态药草,点滴间,包金刚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百姓中间树立起了民族医药文化自信。由于贡献突出,包金刚当选为兴安盟第五届政协委员、阿尔山市第二届政协委员,并被《发现》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
康养是医疗的重要补充
出生于医学世家,能够得到多位高僧大德的教导与亲传,包金刚视之为善缘与幸事,心怀感恩之情,精进不止、深耕不辍,并在执业之后不遗余力地将这份眷顾泽被苍生,回馈患者。
原本,一切都在按照包金刚的既定安排稳步推进,但一场家中变故,却使前进的方向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包金刚幼年丧母,兄弟由父亲包拉哈一手抚养成人。父子情深,在包金刚心中,只要父亲健在,一切都有希望,不成想,2004年5月,父亲包拉哈突然昏迷不醒,经过紧急抢救,终于脱离危险。父亲苏醒后,坚持让包金刚回到工作岗位,说什么也不肯再让他留在床边侍奉。包金刚只好花钱请来一位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大爷照看。但不专业、不精心的护理根本不利于父亲休养,而父亲坚持不允许兄弟们耽误工作。“如何创造更好的康复条件”成为了一家人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愁莫展之际,包金刚想到了呼伦贝尔市福利院的王院长,就打去了求助电话。本想请王院长为父亲选派一位专业的护理人员到家中照顾,但对方的一席话却令他茅塞顿开。王院长从康复环境讲到了护理水平,又谈到了患者心理,建议包金刚将父亲送到福利院休养,康复后再接回家。2000年代初,也就是二十年前,福利院对于普通人家来讲还比较陌生,而且在潜意识里如果把家中老人送入福利院基本等同于“不孝”。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包金刚很含蓄地向父亲提出了换环境休养的建议。不成想,父子连心,一拍即合。开明通透的父亲听到包金刚的想法,非常高兴。原来,老人家早有此意,只是一直担心兄弟们产生心理负担,迟迟没有开口。
父亲在福利院疗养期间,与福利院的老人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包金刚像平常一样,一有空就去陪父亲聊天、切磋医术,送去父亲喜欢的水果、美食,陪父亲在园里四处散步。在福利院的专业护理下,老人家既舒服又开心,很快痊愈。
老人家康复后,包金刚陪同父亲到五台山还愿,并到大连休养。望着湛蓝浩瀚的大海,听着时起时伏的潮声,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包金刚讲:“我的愿望唯有两个。第一,我七岁时坐床,蒙受教化,如果国家政策允许,在有生之年望能重建、中兴当年的寺院。第二,蒙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造福草原,如果把咱们家传的医术、寺庙医学、传统蒙医药文化与养老事业结合起来,成为现有医疗系统的必要补充,一定会令更多的草原家庭受益,这也是功德无量的善事!”
探索是前进的无穷动力
父亲的一席话,令包金刚铭感五内,钦佩动容。
回到工作岗位后,包金刚就将弘扬蒙医药文化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包金刚经过不懈沟通、多方协调,选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和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建立集寺院、博爱蒙医康复医院和民族养老疗养院于一体的产业,将家传医术、师从多位活佛的寺庙医学以及工作中的所思所获融汇贯通。
到呼伦贝尔市工作后,包金刚为蒙医药发展事业倾注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为了更好地挖掘传统蒙医药文化的内涵与潜能,包金刚不断加快探索脚步。2005年,他与父亲包拉哈及国医大师包氏正骨蒙医第四代传人包金山教授、包图力古尔教授、包海英教授、吉日木图教授、特格喜教授等专家,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建立了呼伦贝尔市蒙医药研究所,对蒙医蒙药展开了系统的科学研究。
包金刚(左)和原呼伦贝尔市委常委赵书记(中)、原呼伦贝尔市科技局胡局长(右)等领导
在此基础上,包金刚的蒙医药发展体系日臻成熟,与父亲包拉哈、师父韩九龙活佛等相继建立了呼伦贝尔市残疾人康复保健慈善协会、呼伦贝尔市博爱蒙医康复医院、呼伦贝尔市民族养老疗养院等机构。而后,他又同师父韩九龙活佛、李锦鑫药剂师、苏和教授、阿拉坦其其格教授、闫秀芬教授共同创办了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以及蒙医药文化研究开发基地等,进一步做强产业链条!
蒙医自古源于寺院,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复、发证,内蒙古自治区宗教局批复、发证,呼伦贝尔市卫生局批复、发证,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为了完成父亲和师父的心愿,为了人类健康发展需要,能发挥包氏家族的一技之长,在2008年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时,包金刚代政府偿还了拖欠多年的100万农民工工资,获得旗委旗人民政府授权委托经营管理50年,包金刚得以在陈巴尔虎旗发展集寺院(证号:蒙F07060059)、博爱蒙医康复医院(证号:PDY0273781507219A4111)和民族养老疗养院(证号:15000050046)于一体的产业,并委托给师父韩九龙活佛经营管理等。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经包金刚申请、投资,内蒙古自治区宗教局内宗字(2008)10号批复,2007年,科左后旗平安吉祥拉哈寺历经40余年的沧海桑田重现于世。晨钟暮鼓、梵音缭绕,所求皆所愿。包金刚以孝心济世、利乐众生,助父功成愿满!
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多年来,传承、弘扬、创新蒙医药文化已经在包金刚的心中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秉持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的目标,包金刚优化资源、加快布局,全力打造“药食同源、医养,健康一体、产学研用”多维支撑的产业体系,于2020年12月11日成立了内蒙古康养蒙医科技有限公司,麾下共有“内蒙古康养院筹建委员会”“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蒙医医药文化研究开发基地”“中蒙医药”“马奶”“羊奶农牧产品药食同源研究所”五大实体,实现了蒙医与康养无缝衔接,强力推进中蒙医药康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传承是此生的不渝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康养蒙医科技有限公司在包金刚的带领下,积极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将开发健康食品与休闲农牧业有机融合,全力打造生态产品开发、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业态新模式,阔步走上健康发展新征程。
包金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让“药食同源”焕发新活力。公司致力于优选养殖的萨能奶山羊,享有“产奶小霸王”美誉,日产奶量高达8-10斤。相较于牛奶,羊奶不仅干物质、脂肪、热能、维生素c、尼克酸等营养含量丰富,而且脂肪球小,更易消化吸收。此外,酪蛋白结构与人奶相似,酸值低,比牛奶更易于人体吸收,堪称婴儿、老人、病人和特殊工种人员的理想滋补佳品。包金刚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带领团队对蒙古奶食中最高级的饮料——酸马奶进行创新升级,成功开发了中蒙医药中独具特色的酸马奶疗法。其中,“马的骨骼+马奶+黄芩+哈拉海根等中蒙药物薰、泡马奶”的阿尔山疗法,具有滋阴润肺,排毒养颜美容的功效;开发的马奶、马肉等药食同源类的食疗方法可滋阴润肺,调五脏六腑;由“马奶+红糖+肉豆蔻”等制成的药食同源马奶茶,可调心脑;酸马奶策格疗法,能够美容养颜、滋阴润肺、生津止渴,达到康复保健、未病先治的目的。
包金刚以传承古法为根本,将包氏绝学奉献于健康产业。实践中,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综合采用食疗、熏蒸、针灸、拔罐、艾灸、贴药、拔罐、放血、按摩方式以及马奶、蒙药中蒙医药传统疗法,为患者调理拔毒、调解人体微循环、增强身体机能、健壮骨骼,摆脱亚健康烦恼,拥抱健康生活!特殊的穴位、纯熟的手法、绿色的中药;头晕目眩失眠得到解决、记忆力增长、多年的颈椎病腰椎病去了根、骨质疏松问题得到了解决;周一到周五,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完成全套的古法疗愈套餐,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凡是体验过包氏医术的患者都赞不绝口,成为了包金刚的忠实粉丝。
包金刚以孝亲文化为美德,让草原健康产业造福天下。他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关爱上一代基金管委会共同发起中蒙医药深发研究关爱老年人健康产业项目,受益人群覆盖乡镇村街道社区三老人群、孤寡老人、残疾人;他独创了“暂收费用,康复后归还”的全新康养经济模式,真正让人人都能用上蒙医药、了解蒙医药;他把非营利性机构、正在筹建的内蒙古康养院总部设在位于大青山脚下的伊利发源地——素有“中国乳都”美誉之称的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毗邻马奶基地、羊奶基地和牛奶基地,全力创办集博爱慈善、健康、教育、预防、养生、养老、疗养、医疗、康体、科研于一体、具有中蒙医药民族特色的康养机构。
为让蒙医药文化流芳百世、造福世人,包金刚对所学、所思、所获进行集成和凝炼,不遗余力地开设蒙医药课堂,并通过师徒间最为牢固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中蒙医药最朴素的技艺技巧。而今,已经春色满园,桃李天下。包金刚的女儿——包氏蒙医传统疗法第六代传人,毕业于中医药大学,致力于中蒙医药发展,跟随在父亲身边悬壶济世,现已独挡一面;儿子同样作为包氏蒙医传统疗法第六代传人,正在学习医科,即将加入中蒙医药工作队伍。包氏蒙医传统疗法、中蒙医药文化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绽放的文化精粹、崛起的民族品牌,包金刚推进的大健康产业匠心独运、好评如潮。符合国家政策,满足人类健康的需求,能发挥包氏蒙医传统疗法一技之长,他将进一步拓展健康版图,筹备建立“北京××蒙中医院”,该院将以研究研发蒙医传统疗法,乡镇社区运用蒙药和针灸、拔罐、推拿、药食同源饮食疗法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蒙医传统疗法、蒙医阿尔山疗法,预防、康复保健、康养疗养服务;研究研发抗氧化剂中国特色的健康产业;研究研发通过询证医学确立非药物疗效;研究开发蒙医药、马奶、牛奶、羊奶、农牧产品、药食同源康养预防保健食品生产;研究研发老龄健康产品;研发与时俱进的AI数字化中蒙医药产业等作为重点特色项目,让中蒙医药文化落地首都舞台,向全世界绽放健康光芒。
他将持续开发生态健康产品,做优产业链条,让古老的中蒙医药文化释放出恒久魅力,为“2030健康中国行动”取得最终胜利贡献磅礴力量,通过全力发展慈善博爱的中蒙医药和研究关爱老年人健康的产业——内蒙古康养院,以不变的初心和扎实的绩业报效祖国、造福人类。(转自 网易号:尖端对话)
责任编辑:lzx123
文章来源:https://www.headnews.cn/2024/1217/7873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