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育儿 亲子育儿

父亲玩手机差点弄丢娃:本宝宝不要"刷屏爸爸"

2017年08月12日 22:08

7月中,家住长安明珠广场的刘先生带4岁半儿子去商场,期间,刘先生打开手机玩起了他最爱的游戏,儿子走丢了都不知,直到妻子肖女士来到,发现儿子不见了,于是四处寻找,所幸最后在商场一楼找回。不仅如此,在长安,有一对爸爸妈妈常常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致使他们家5岁的女儿常常抱怨:“爸爸妈妈爱手机更胜过爱我。”还有一位长安的妈妈玩手机游戏“上瘾”,以至于她的儿子直呼“妈妈,你不要玩手机了好不?过来和我玩会。”

如今,智能手机时代,加上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刷屏爸爸”“刷屏妈妈”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也在逐渐受到影响。作为家长,如何远离“刷屏爸妈”这个“不光彩”的称谓?如何更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让孩子们感觉到父母带给他们幸福温暖的童年?

长安实验小学心理教师黄晓春提醒广大父母,“别让手机断了亲子关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通讯员王爱仪

现象:

七成家长边带娃边玩手机

智能手机时代加上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刷屏爸爸”“刷屏妈妈”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刷屏爸爸”“刷屏妈妈”并不只见于网上的报道。根据去年的《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超七成家长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

记者在走访时也发现,家长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

近日,记者在长安镇中心区一小区内看到,有一个儿童游乐设施,有不少业主带孩子来这里玩耍。但是,当家长把孩子带进游乐区后,便各自坐在旁边的石凳上玩起手机了。记者认真地数了数,25位父母中,除了7位因为要搀扶年纪太小的孩子,另有5个在聊天,3个在健身,其余10个人都在玩手机。

在餐厅,记者随机观察发现,15名带孩子就餐的父母中,八成以上落座不久便把手机拿出来刷朋友圈或上网,有些更是直接当着孩子的面玩起了“王者荣耀”,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即便在吃饭过程中,仍有8个人边吃边玩手机。

在长安镇中心区一大型商场内的波波池游乐场,记者也发现,孩子们在游乐场内玩,很多家长却悠闲地坐在游乐场外的椅子上玩手机,听到场内孩子的哭闹声后,才偶尔抬头看一眼孩子,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不少父母则是一边应声一边还盯着手机游戏。

在长安医院儿科输液区也不例外。孩子在哭着打点滴,坐在旁边的家长似乎熟视无睹,都“清一色”地玩起手机来,有些更是让手机“代替”自己去“安抚”孩子的情绪,直接打开手机上网播放动画片给孩子看,自己就闭目养神去了。

影响:

父母只顾刷屏

已算“冷暴力”

“当下的社会,谁不玩手机?手机的便捷在于,让我们能轻易地找到一个人,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因为手机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小了。同样的,哪一天我们没带手机出街,还真觉得不舒服,好像没有了手机,就失去了世界,很没安全感。”记者采访时,不少爸爸妈妈如此感叹。

至于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长安实验小学心理教师黄晓春也不得不承认:“手机已经时刻在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

“但是,手机在缩短我们实际距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和问题,比如父母边玩手机边带孩子除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还会引发很多的亲子问题,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黄晓春表示,时下,很多家长虽然看似在陪着自己的孩子,但却总是情不自禁地当着孩子的面,拿着手机狂刷网页、朋友圈以及玩游戏。“其实这已算是‘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家长不能因贪图玩手机一时之快,而错过了孩子成长的点滴时光,给亲子关系留下阴影。”

黄晓春同时指出,孩子年幼的心理其实是最为敏感的,当他们想与父母沟通时,如果看到父母只顾着玩手机,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觉,甚至会认为,他们在父母眼中,没有手机来得重要。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效仿父母的做法,跟着玩手机、打游戏。

黄晓春还认为,父母过度依赖手机,体现的是为人父母的自制力有限。他们在建立、维系亲子关系能力上有欠缺。“一个大人对手机过度依赖,说明他们的情感发展并不完善。因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有良好的自知和自制力。”

支招:

父母身心合一

给孩子真陪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庭教育才是终身的,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简单地“一刀切”呼吁家长远离手机、远离游戏也是不可能的。家长该如何做,黄晓春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

其一,订“家庭合约”,约定手机使用时间。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适当定定家规还是非常必要的。”黄晓春认为,有了明确的家庭规矩,管理孩子就有章可依,一家人也就能够按照规矩明白行事。

“家庭合约”可约定:“无论下午放学还是下班回家,家里人都要把手机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准玩手机,直到晚上10点钟后才能玩。同时会设置诚信考验,否则算违规。在禁玩手机这段时间,就可以亲子阅读,或是父母跟孩子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故事,分享最近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户外散步,一起去玩娱乐设施。”

黄晓春还说,或许,家长一开始会不习惯,也会觉得手里没手机会抓耳挠腮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适应。“有朋友也试过这种做法,他们的反馈说很有效,感觉家更像家了,不仅跟孩子更亲近,跟妻子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其二,主动放下手机,身心合一陪孩子。

黄晓春表示,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有示范作用的。家长玩手机,孩子肯定也会觉得手机是个好东西,也非常渴望玩手机。也就是说,家长玩手机的行为,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或者说激发孩子玩手机的欲望。

为此,黄晓春建议,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在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必须牢记一个观念:给孩子做表率。同时强调,家长放下手机也不要“一心二用”,一定要人到、心到,这才是真正的、有效的陪伴。

其三,不断学习,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

黄晓春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3个方面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今,3方面的教育中,最弱的属家庭教育。

“与老师不一样,父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凭着有限的经验去管教孩子。而且这些经验不一定科学、正确,甚至有些父母本身就带有问题,在孩子身上也会得到显现。然后父母就会在慌乱中寻求老师的帮助。但大家都知道,问题一旦形成,都要花时间去修正。当然,也有很多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来也不会觉得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有什么问题。”为此,黄晓春认为,父母积极参与家教方面的学习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家教学习活动或是去培训机构参与相关课程。

案例一:爸爸玩手机差点把孩子弄丢

上个月,家住长安明珠广场的刘先生带着4岁半的儿子在家附近一商场购物。期间,刘先生准备在休息区休息一会,等待妻子过来会合。刚坐下来的刘先生便拿出了手机,而他儿子则自个儿在商场软皮凳上爬上爬下,自娱自乐。

“儿子,你自己先玩一会,等妈妈过来,我们就去吃饭。”刘先生玩手机前,还特意叮嘱了一番,而后便在手机上玩起了他最爱的游戏。

正当刘先生玩得起劲时,妻子肖女士来到了。

“儿子呢?”肖女士向丈夫询问,听到妻子的声音,刘先生抬头一看,却没有看到儿子,顿时脑子一片空白。

“刚刚还在这儿的,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刘先生心急如焚,夫妻俩赶紧在周边寻找了起来。10分钟后,两人才在商场一楼的一家小饰品店找到了儿子。原来,刘先生的儿子被旁边的新鲜玩意吸引,自己“逛街”去了,幸好最终有惊无险。

“如果孩子弄丢了,看你怎么办!”肖女士恼火地质问丈夫。对此,刘先生也十分自责,只怪自己太大意,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案例二:妈妈玩游戏上瘾儿子意见大

“妈妈,你不要玩手机了好不?过来和我玩会。”“好,等一会,妈妈打完这一局游戏就来陪你玩。”这是在长安务工的新莞人叶女士和儿子轩轩之间常有的对话。

叶女士接受采访时有些愧疚地说,自从她换了iPhone7,在手机上玩游戏的时间确实越来越多,年幼的儿子对她意见很大。前段时间,她下载了一个游戏,一玩就上瘾。晚上就只想着赶紧把儿子送上床,自己可以安静地玩手机游戏。

因为沉迷游戏,6月份,她手机费比前一个月多出了50多元,这都是因为游戏晋级没过关,用钱购买游戏币的花费。上个月,她又在手机游戏上花费超百元了。由于自己一度玩手机游戏上了瘾,几个月下来,陪伴儿子的时间少了许多,以至于儿子经常喊着要妈妈不要再玩手机了,陪他玩。

“经过反思,我一度咬牙把手机上的游戏都删掉了。但是,由于玩手机游戏真的有点上瘾,自己又忍不住下载了一个新游戏。”说到此时,叶女士脸上不自觉地红了起来。但是,她坦言,自己会加强自控能力,多抽时间陪伴年幼的儿子。

案例三:吃饭看手机父母遭怒怼

“爸爸妈妈!你们吃饭时能不能不看手机,看看我啊?”东莞长安长盛社区的居民王女士不好意思地承认,她家5岁女儿常常抱怨,说爸爸、妈妈光顾着看手机、玩电脑,不陪她,就连吃饭时,爸爸妈妈也总是盯着各自的手机。以至于女儿经常怒怼他们夫妻俩:“爸爸妈妈爱手机更胜过爱我!”

“说实在,现在感觉没了手机就好像跟这个世界失联了,一会不看手机会觉得很多消息都不知道,像与这个世界脱节了一般。”王女士介绍说,上班时间,如果忙完手头工作,她都会禁不住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QQ信息以及各大网站各种新闻,有时也会上淘宝网买买买……

“上班还算节制,下班后就不得了,除了吃饭、洗澡,我都经常看手机的。有时女儿跑过来跟我分享一些事情,我也随便敷衍几句。唉,现在想想,还真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啊。”王女士语气中带着悔意。

原标题:父玩手机差点弄丢娃:本宝宝不要“刷屏爸爸”

文章来源:https://www.headnews.cn/2017/0812/750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