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生活 消费维权

苹果防水手机被指进水不质保 业内:维修成本太高

2017年08月09日 22:13

原题:苹果防水手机被指进水不质保

专家解析防水手机所谓“防水”

手机防水功能不质保的现象,其实是手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困扰手机厂商多年的无解难题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文丽娟

法治周末实习生 边梦扬

“不小心进水以后,就花屏了。”

在多次和苹果售后沟通免费维修无果后,郭鸣(化名)最终选择了放弃。

郭鸣,是苹果手机的一位普通消费者。

10个月前,郭鸣在某商城上购买了一部宣称可以防水的iPhone7,没想到因为进水,这部手机便早早地“寿终正寝”了。

“虽然还在保修期,但售后表示由于进水导致手机损坏,不能享受免费维修。建议加钱重新置换一台新的iPhone7,但新机保修期以原来的手机保修时长为准。”郭鸣很是懊恼,“我不明白的是,明明是防水手机,可进水出了问题为何又不能质保、不能免费维修呢?既然进水不给维修,为何又不明确告知消费者呢?”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郭鸣的经历并非个案,还有不少手机用户也正面临像他一样的困扰,不仅苹果用户,还有三星、索尼等手机用户。

在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看来,手机防水功能不质保的现象,其实是手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困扰手机厂商多年的无解难题,因为防水手机进水的界限很难检测,消费者和厂商可能对进水深度、进水时长各执一词,容易出现法律纠纷。

防水手机进水“惹祸”

7月初,《每日经济新闻》也报道了一位苹果手机用户的iPhone 7在进水后出现花屏、按键失灵的情况,苹果售后认为该用户的手机是因进水导致损坏,因此不能免费维修。

这与郭鸣的经历如出一辙。

法治周末记者随机采访数位手机用户后发现,在他们眼里,“防水手机”就应该防水,如果进水出了问题,厂商应当负责任。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用户们想象中的简单。

8月5日,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的一家苹果专卖店。当问及在保修期内的苹果手机进水损坏是否可以免费维修时,该店销售人员回复称:“不能,所有手机自身原因以外的都需要自费。”

通过与该销售人员交谈,记者进一步发现,一方面他会向记者夸大iPhone 7和iPhone 7 Plus的防水功能,但比较回避维保内容;另一方面,当记者追问维保情况时,他则会否认进水可保修,并表示苹果官方网站有说明。

随后,关于iPhone 7进水导致损坏算不算在免费维修范围内的问题,记者又在淘宝网上询问了三家售卖苹果手机的网店,他们均回复“不算”。即使淋雨导致手机损坏,也算作“人为损坏”。另一家店的客服则对“防水”作出解释:“苹果是做了一些防水,但充电口也会进水。”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在苹果官网上,有一条用浅色小号字注释的关于iPhone 7“由于侵入液体而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之内”的说明。

不过,在郭鸣看来,iPhone 7的防水功能不仅在其宣传片中被高度强调,这就意味着iPhone 7的核心卖点就是防水,但与官网上其他用大号字介绍手机功能不同,进水不质保是采用小号字注释,这种大小号字说明的方式存在推卸责任的可能。

法治周末记者就郭鸣的问题采访了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葛友山,他认为关键在于明确“防水手机”的概念,和手机厂商对于防水条件的设置。

“如果手机只是简单进水,例如被水泼了,手机就出现损坏,那说明一点防水条件都不具备,这可能就会涉及到虚假宣传。”葛友山说道,“但对于防水手机进水损坏后,厂商不提供免费维修,很难判定是否属于经营者责任,需对手机作出检测,在什么情况下进水,是否在宣传的场景内。”

究竟何为“防水手机”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在外壳防护等级IEC60529标准下达到IP67级别,可达到“防尘、防溅、抗水的特性”。

国际电工委员会IP(Ingress Protection)表示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IPXX的第一位数字表示设备防尘能力,分为0-6级,最高等级为6;第二位数字表示设备防水能力,分为0-8级,数字越大防护能力越高。

除苹果手机外,法治周末记者在三星中国官网上也发现,其最新手机Galaxy S8和Galaxy S8+也都具有防水性能,防水等级为IP68;在索尼中国官网上,其最新手机Xperia·XZ Premium经过IP65/68认证,可防溅水和防尘。

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宣传可以防水的手机品牌都在官网底部用浅色小号字注释了“不保修”。

例如,三星明确表示,“请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中有关防尘防水的说明使用,否则由此造成的设备损坏由使用者自行承担责任”;索尼标注称,“请勿将设备完全置于水下或海水、盐水、氯化水、饮品等液体中。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不在保修范围内”。

然而,在采访中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消费者所理解的“防水”与手机厂商所宣传的“防水”并不相同。

“防水应该就是手机全方位防水,甚至把手机泡在水里也不会有问题。”郭鸣对记者表示。而手机卖家则认为:“防水并非全方位,在充电口这样的连接外界与机身内部的地方不具备防水功能,且不能放在盐水、海水等液体中。”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防水手机的“防水”?

孙燕飚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水深1米、时长30分钟,是鉴定手机能否防水的重要标准。

“手机的防水概念和技术在10年前就有了,但直到现在,防水级别一直没有提升。在1米深内的水里,时长30分钟之内,不少拥有防水技术的手机是可以做到防水的,但超过1米深度,肯定会进水,或者在1米深内的水里浸泡超过30分钟,也会进水。”孙燕飚解释道,“如果在1米深内的水里浸泡低于30分钟,手机进水出现损坏,那么其防水功能有一定问题。”

为何防水手机不质保

孙燕飚认为,苹果手机在宣传片中强调防水功能,是将该功能作为了核心卖点,但却没有提及“1米深之内、30分钟时长之内”等关键词,这样消费者就很难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造成使用上的失误,造成进液,最后可能丧失保修权利。

而对于防水手机进水不质保的情况,孙燕飚认为是手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状。

“因为手机进水将导致屏幕损坏,而屏幕占手机成本的20%-30%,维修成本太高,而且进水后,显示屏、驱动、主板等都有可能受到损坏,基本无法维修。而且也不代表今天修好了,就能保证明天不会坏,后面可能还会产生一系列麻烦。”孙燕飚解释道。

“这也是为什么国产手机虽然具备防水功能,但鲜有手机厂家将其作为卖点的原因。”孙燕飚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首先是说不清楚,消费者到底是在多少米内、多长时间内进水的,很难检测;第二,维修后很麻烦,难以估量进水后维修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损害级别是个未知数,这对手机行业来说,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很容易出现法律纠纷。”

那么iPhone 7和iPhone 7 plus为何又会将防水作为宣传重点呢?

“防水技术早就存在,但苹果却将这种过时的功能作为核心卖点推出来,也体现了苹果手机可能已经缺乏卖点了。”孙燕飚分析道。

文章来源:https://www.headnews.cn/2017/0809/7498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