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关键基因
核心提示:新华社伦敦8月4日电(记者张家伟)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产,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家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关键基因能调控水稻“理想株型”并有潜力增加其产量,这将有助未来培育出更高产量的水稻品种。上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提出水稻理想株型的理论,90年代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并培育了一些株型与产量方面具有突破性提升的水稻新品系。
新华社伦敦8月4日电(记者张家伟)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产,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家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关键基因能调控水稻“理想株型”并有潜力增加其产量,这将有助未来培育出更高产量的水稻品种。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提出水稻理想株型的理论,90年代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并培育了一些株型与产量方面具有突破性提升的水稻新品系。近年来,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发展,一些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相继被克隆,但对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是很清楚。
为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钱前领衔的团队,利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理想株型新品系与中国水稻品种春江06杂交后,根据其后代的遗传信息,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关键基因NPT1。
据团队介绍,NPT1能够调控水稻理想株型并有潜力增加其产量,将这一个基因和其他等位基因DEP1聚合导入中国现有高产水稻品种后,在现有产量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
傅向东告诉新华社记者:“原来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基因控制,限制了理想株型育种的推广。现在,我们知道了NPT1基因的作用,这会给育种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从而更容易培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据傅向东介绍,团队已开始与负责育种的专业人士合作,估计2至3年后就能培育出新的高产水稻品种,并且未来还有可能开展国际合作,把相关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
- 鹭岛情暖普惠路 国寿守护万家安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小心 防范火灾别大意
- 天津:电动自行车防火 牢记“全攻略”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 不要改装电动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手册 禁止飞线充电
- 南北双星耀边疆!中国人寿磨憨、北极村营销服
- 从一家人的幸福到“亿”家人的守护 中国人
- 天津:电动自行车使用要安全充电 控制充电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