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关键基因
核心提示:新华社伦敦8月4日电(记者张家伟)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产,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家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关键基因能调控水稻“理想株型”并有潜力增加其产量,这将有助未来培育出更高产量的水稻品种。上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提出水稻理想株型的理论,90年代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并培育了一些株型与产量方面具有突破性提升的水稻新品系。
新华社伦敦8月4日电(记者张家伟)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的单产,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家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细胞研究》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关键基因能调控水稻“理想株型”并有潜力增加其产量,这将有助未来培育出更高产量的水稻品种。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提出水稻理想株型的理论,90年代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并培育了一些株型与产量方面具有突破性提升的水稻新品系。近年来,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发展,一些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相继被克隆,但对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是很清楚。
为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钱前领衔的团队,利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理想株型新品系与中国水稻品种春江06杂交后,根据其后代的遗传信息,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关键基因NPT1。
据团队介绍,NPT1能够调控水稻理想株型并有潜力增加其产量,将这一个基因和其他等位基因DEP1聚合导入中国现有高产水稻品种后,在现有产量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
傅向东告诉新华社记者:“原来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基因控制,限制了理想株型育种的推广。现在,我们知道了NPT1基因的作用,这会给育种工作带来很大便利,从而更容易培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据傅向东介绍,团队已开始与负责育种的专业人士合作,估计2至3年后就能培育出新的高产水稻品种,并且未来还有可能开展国际合作,把相关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高手过招!2025年东风商用车维修技能大赛首场
- 王桂芳女士受邀出席第六届社会风险评估与治
- 试点四年解困千户失能家庭,看中国人寿长护险
- 天津“艺韵耕读”志愿团队赴静海区东寨村举
- 破题ESG治理新范式,中国人寿以责任金融绘就
- 连续22年上榜!中国人寿挺进福布斯“全球企业
- 红色旋律奏响时代强音——《把一切献给党》
- 从助人到受助:看羊城如何用“她力量”编织民
- “红色悦动•星辉献礼”迎七•一文化养老公
- 霓裳24节气舞台剧2025演出季推介会圆满成功
- 银龄党员文艺志愿者宣传队成立——中青老三
-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司法初心 ——法院干警
- 薪火相传:彩塑大师逯彤纳新徒,非遗传承注入新
- 党建引领聚合力 红色联盟谱新篇—春华街道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响应2025年“7.8全国
- 创新科技 护航全球盛会 一汽奥迪Q6L e-tron
- 深耕五邑金融沃土 书写侨乡民生新篇:中国人
- 中国人寿以“大投资”撬动“大民生”
- 构建五重医疗保障体系:解析珠海“大爱无疆”
- 2025第三届“京津冀华服·旗袍文创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