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快讯 综合 正文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前锋故事

字号: 2020-06-15 22:22 来源:头条新闻网

核心提示: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5 分,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腾空而起,现场所有的科研人员心潮澎湃,为我国首次探索宇宙奥秘成功而感到无比自豪。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5 分,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腾空而起,现场所有的科研人员心潮澎湃,为我国首次探索宇宙奥秘成功而感到无比自豪。而在离发射基地千里之遥的成都东郊的“国营前锋无线电仪器厂”(代号为766 厂,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以下简称:前锋)厂区内,也有这么一

群人紧张地围坐在收音机前,屏住呼吸仔细聆听着广播,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信息。当收音机里传来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大伙都沸腾了,激动的心情无异于现场观摩卫星发射一般,欢呼声和着收音机里传出来的《东方红》电子音乐响彻整个厂区的上空。他们欢呼, 不仅仅是因为见证“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更是因为他们作为前锋人亲身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发射项目的相关工作。

“东方红一号”资料图片

原前锋集团总工程师林春勋也是当年围坐在收音机前聆听发射新闻的一员,时隔整整五十年,如今满头华发的林春勋回忆起当年的时刻依旧历历在目:“兴奋,太兴奋了!当晚参与过项目研究的几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更是激动地整夜未眠!那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卫星,是在国外对我国严加封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研制,独立发射的首颗卫星,更何况我们还有幸参与其中,能为她成功发射提供了技术支持!”林春勋口中的技术支持就是当年前锋为“东方红一号”研制时间同步勤务系统(以下简称:时同系统),它能接收精准的时间标准,再按不同精度发出时间同步信号和信息,确保整个卫星发射系统按照一定的时序,精确的时间同步执行各项指令,完成全程的运控,确保卫星发射成功,通俗讲就像昔日大战前指挥所各级司令员的“对表”,以确保开战时各军兵种精准无误地配合投入战斗,获得胜利。

受命·迎难而上的军工精神

时间回到 52 年前,彼时的前锋突然接到一项特殊的专项任务——为正在研制中的“东方红一号”研制并提供时同系统。在此之前,成立于 1958 年的前锋一直作为军用通信电子仪器生产厂为新中国提供大量的国产军用基础测量仪器,是我国早期最重要的军工基础产业基地之一。正是因为有着强的科研技术队伍和生产手段,为“东方红一号”研制时同系统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道急迫的“军令”,前锋也犯了难,尽管有着丰富的通信电子仪器研制和生产经验,但要为卫星发射研制“时同系统”,前锋还是头一次。林春勋回忆说:“以前从来没做过,而且也没有样机给你参考,也没有太多资料可供参详,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仅是零起步,还得是超高标准、严要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得确保万无一失。这对于前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只要党和国家需要,军队的需求,再难我们军企都得上而且还得完成得漂亮!”

前锋集团原总工程师林春勋介绍当年 “东方红一号”时同系统研制任务的前前后后

探索·千锤百炼出成果

在接到上级命令的同时,前锋就迅速抽调了以李伯敏同志为首的一批技术骨干开始着手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此时,离预定卫星发射的时间仅剩不到两年的时间,“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无参考”成为当年前锋为“东方红一号”研制时同系统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在当年科研基础匮乏、内外各项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参与该项目的几十名前锋工程师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夜以继日地投入了项目研究。没有案例可参考,前锋的研制团队就自己查资料,向有关的科研院所请教,收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确定方案,一步一步摸索,反复试验直至成功。

据林春勋介绍,当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其中整个时同系统的“心脏”——晶体振荡器,它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时同系统的稳定,也成为卫星发射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年外协件一时还难以满足要求,全靠工程师手工一点一点磨合并进行宽范围的温度补偿。经正温、负温、受潮、振动、冲击等各项指标的测试过关,就这个小小部件就让他们足足“啃”了一年多时间。其他关键技术突破也都凝聚着参战人员的全部心血,不言而喻!

事实证明,一切付出都终将有回报。经过前锋工程师两年多夜以继日的奋战,符合航天标准的时同系统研制成功,由研发人员保驾护航运到基地联试联调成功,助力“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完成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传承·默默耕耘,倾力奉献

前锋成功为“东方红一号”研制出时同系统,不仅是前锋的首创,也是我国自主研发 该系统的一次伟大尝试,研发成功后前锋厂又以这研制团队为核心,及时包建了专门研制时统系统的 867 厂,为继后多次卫星、火箭、导弹发射做出贡献,产品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当年主持开发项目的李伯敏同志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此,前锋开启了与中国航天长达 50 年的亲密合作。50 年里,前锋先后多次参与各项航天项目,提供各类技术支持以及设备研制等工作任务:如 1984 年的通信卫星发射、1997 年的中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号” 项目, 2003 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前锋自“东方红一号”与中国航天首度“牵手”成功之后,风雨同舟50年,不仅见证了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更是亲身参与并陪伴中国航天一起探索未知宇宙。

为表彰前锋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各类贺电/荣誉状

直至 2017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的召开,表明中国航天产业商业化的步伐加速,而在此前三年时间里,以服务政府、国防和民用部门航天需求为主业的传统的航天产业也已开始转型升级,这更是加速了中国航天产业的公开化和商业化。于是,长久以来隐身于中国航天发展幕后工作的大批军工企业得以在公众面前亮相,一大批中国航天背后的幕后英雄也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和铭记。

也正是得此机遇,前锋——这个以军工开创,后在改革转轨变型搞军民结合,首发燃气热水器以及继后制造厨电精品等而被广大用户熟知的国民热水器和厨电品牌的另一面才得以揭晓:原来这个拥有 62 年的品牌积淀以及 36 年厨电研发制造口碑的厨电品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与中国航天有着 50 年紧密合作关系的“合伙人”。一直以来,有着军工背景的前锋都默默无闻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步一步助力中国人实现百年飞天梦。

如今,有着深厚军工基因的前锋不仅依旧致力于助力中国航天等各项科技领域的发展, 同时也秉承着根植于品牌血脉深处的军工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质量是生命的宗旨,传承着航天精神精髓,不断地探索创新,将军工技术及要求应用到企业生产研发上,不断从用户需求出发,技术创新,以一丝不苟的品质和服务保障,推出一系列新品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在数十年时间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如今响当当的国民厨电品牌,不仅成为 用户心中的品质保障,更成为厨电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Tags:东方红一号 前锋 揭秘 背后 故事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