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举办十周年庆典大会
核心提示: 头条新闻讯(李兆祥 杨利军 摄影报道)1月19日,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举办十周年庆典大会。
头条新闻讯 (李兆祥 杨利军 摄影报道)1月19日,主题为“风雨十年路,礼仪铸辉煌”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十周年庆典大会暨旗袍文化促进分会、茶道礼仪促进分会成立三周年庆典在天津大礼堂中剧场盛大召开。
原天津市委副秘书长李清和,原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延芹、杨金海,天津市社会管理局社团处处长陈鸿毅,天津市商务局副处长王志军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大会。
天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新闻媒体,部分商协会代表、知名企业家和协会会员欢聚一堂,共同总结以往、展望未来。会议在友好和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
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会长尚小华就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十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了精彩总结,与到会的同仁共同展望协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协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社会各界朋友和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原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延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对天津市礼仪协会十年来在传播礼仪文化、提升礼仪水平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希望协会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齐心协力再铸辉煌,为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慧萍、书记高清娟进行了发言。天津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孙志远代表兄弟商、协会做了重要讲话。
会上为协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颁奖,授予施振疆、钱伟荣、汪加千、高智特殊贡献奖并给多名同志颁发贡献奖,给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颁发聘书;为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文化艺术中心、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珠宝玉石文化促进分会、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美业研究分会会颁牌授证。
据悉,天津礼仪协会于2009 年1月18日正式成立,至今风风雨雨走过了十个春秋。被天津民政局评为3A社会组织。被团市委授予“2012年度天津市大型展赛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合作伙伴”称号。2016年荣获由天津市妇女联合会与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颁发的“天津市妇女儿童公益先锋奖”。
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礼为先,德为本”的礼仪文化内涵为宗旨,不断吸取来自国内外引领潮流的先进礼仪资讯,集聚永续不断的礼仪源泉,服务于社会。先后为上海世博会、天津达沃斯论坛、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环球小姐天津赛区、天津宾馆、京津城际列车、七里海湿地公园等多种盛会的参会人员、多种单位的服务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
开设“天津市残疾人文明礼仪大讲堂”为16个区县的残疾人提供了服务。编写出版了《商务礼仪手册》、《迎全运文明礼仪知识手册》。组建天津市高级礼仪示范队,为我市商务、政务、外交、庆典等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礼仪服务。
2018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天津“中国旗袍文化”节启动仪式及颁奖盛典,天津礼仪行业协会旗袍促进会荣获2018全国魅力旗袍人最佳组织奖。协会拥有雄厚的礼仪文化资源,由专家开设了《商务礼仪》等多种精品课堂。协会构筑了良好的礼仪文化信息平台和礼仪文化网络。
会议期间,与会者分享了十年间取得的成绩,探讨了未来的规划。共同祝愿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越办越好!风雨十年路,礼仪铸辉煌。砥砺又筑梦,扬帆再远航。最后,大会在精彩的文艺演出中拉下帷幕。
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举办十周年庆典大会文艺演出
天津市礼仪行业协会举办十周年庆典大会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lzx12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第179期)2025年第二期企
- 南台村:“大喇叭”传出保险“好声音”
- 一零一企业家俱乐部举行入会仪式:资源聚合
- "多拉快省好"全能战士,风景T7破解场景化物流
- “佳直播”携手海川星辰,打造明星感团播新体
- “跃动未来”计划启航,中国人寿深度赋能体育
- 福田风景T7上市:重塑微卡市场格局
- 退役军人齐聚一堂迎八一 重温军旅荣光续写
- 中国人寿第十九届客户节圆满收官:一场穿越“
- 【头条专访】 悬疑剧《雨夜惊魂》实力派演
- 穿越时空的颜料罐:“国寿小画家”十五周年艺
- 2025首届数字经济赋能银发经济与大健康产业
- 22.3亿阅读!中国人寿神兽盲盒获评年度传播标
- 琴弦上的家国情怀:宋禹霏古筝师生音乐会奏响
- 中国人寿受邀参加央视财经“7.8”主题对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召开学习贯彻金融系统党的
- 四川金川县开展“天府同心·温暖同行”儿童
- 四川金川县:花椒丰收采摘忙 干群合力保丰收
- 银发关怀、金融科普、公益服务……N种方式
- 中国人寿“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助力大六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