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之美 京津冀鲁媒体旅行社西青体验年画制作
核心提示:2018京津冀鲁媒体旅行社看西青采风行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杨柳青年画”,对于广大游客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2018京津冀鲁媒体旅行社看西青采风行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摇篮,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杨柳青年画”,对于广大游客来说既熟悉又陌生。9月13日,“助力5A创建 畅游美丽西青”京津冀鲁媒体旅行社看西青采风活动,走近了杨柳青年画,了解木版年画的创作过程,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的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传统,采用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中国南北交通重要命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漕运的兴起,杨柳青成了沟通中国南北商品、文化艺术的重要集散地,商业和文化逐渐繁荣,杨柳青木版年画由此走向兴盛,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2004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杨柳青年画荣获“中国经典城市名片”殊荣。
“一张小小的木版年画,做起来却要格外用心。”采风团的记者们饶有兴致的听着对这种传统文化技艺的介绍,并用相机不停拍每一道制作工序。“我还想带一些年画作品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来自北京的张先生说,这次体验活动让他非常开心,不仅见到了很多新奇的艺术品,还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有机会,他一定会带着家人朋友再来。(摄影/吕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