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扶贫的鲁山“阿婆寨模式”
核心提示:河南旅游扶贫的鲁山“阿婆寨模式”
原标题:河南旅游扶贫的鲁山“阿婆寨模式”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属 “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西北浅山区的阿婆寨,由于交通不便、环境恶劣长期让当地多数村民受困于山沟。然而,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发,这里焕发出生机,荒山变绿换新颜,深入开展的旅游扶贫工作还为山村增添了新活力。
仲夏时节,鲁山县观音寺乡党委书记王占伟与阿婆寨景区负责人石玮赴农户家招工。在得知该乡岳村村民张潭因病贫困后,他们入户了解情况并希望老张的儿子张建锋能去景区项目地工作。
“今年,老父亲喉部做了手术后,需要家人照料生活。我就无法在出远门务工了,也就没有了经济收入。” 张建锋在与石玮一番沟通后,便达成了赴景区项目工作的意愿。这仅是阿婆寨景区近两年来招工、吸收贫困户就业的一个缩影。
年过六旬的薛合功是鲁山县瓦屋镇耐庄村的村民,几年前因为一场火灾家里一贫如洗,在生活无望的时候正好赶上景区开发。这类年龄大、无技能的贫困村民是阿婆寨景区优先帮扶的对象。
薛合功在景区的工作是负责养护树木,每天可以领到100元劳务费。“我在浇树之余,还可以照顾小孙女和多病的妻子。”今年5月份,在景区帮扶就业的薛合功家还脱了贫。
观音寺乡党委书记王占伟介绍说,地处荒山的观音寺乡资源匮乏,11个村子7个贫困。就是要以阿婆寨景区作为龙头打造旅游扶贫产业,来带动附近村子发展农家乐,帮扶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比如,开展林果业种植、种草莓、食用菌等,这一系列产业可带动200多户70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
阿婆寨景区项目的开发源于石玮少年的贫困经历。他回忆道:“小时候背着粮食走在泥泞的山间,去乡里读书,十分艰苦。这一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就在内心埋下一个梦想,何时能改变这穷山村。”
2012年前后,在南方已打拼多年的石玮返乡创业,投资开发阿婆寨景区,吸收乡亲们就业,要将穷山沟打造成景区。近三年来,石玮自筹资金一千多万元,绿化荒山、修整山路。但这一项目起初并不被乡亲们看好,“很多人说我傻,但是我觉得因为在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让荒山美起来是值得的。”
近五年来,石玮带领村民在山上大约种了10多万棵树。种树不仅绿化了山坡,还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阿婆寨景区鼓励附近贫困村民每种植一棵树可获得3元报酬,日常浇水、养护每天则给予100元劳务费。
从山间远远望去,阿婆寨山坡上已是蔚然成荫,游人也渐渐增多。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吸纳了附近贫困村民就业增收。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已发现了商机,耐庄村张沟组村民贺营,此前在南方温州务工。2016年末返乡在家中开起了农家乐,初起炉灶的家庭小馆子格外红火。他说:“每月约万元的纯收入。”
近年来,像阿婆寨这样带动贫困村民就业的“旅游扶贫模式”,在河南省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全省38902个旅游资源单体中,七成在农村,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国家12个部门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36669个贫困户、467608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09.31亿元,同比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队伍规模、内含价值
-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409亿元,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