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30余年创作诗词200余首 患重病无钱出版
核心提示:黄秀岗将之前创作的诗词作品录入电脑本报记者程勇可摄“紫气蒸腾临福地,霞光呈瑞照佛身,摩崖字刻皆真迹,古往今来墨客心。”这是五一西路黄秀岗老师创作的一首诗。他身患尿毒症,每个星期要透析3次,为了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但他强忍病痛坚持诗词创作,30余年来,创作了各类诗词200余首共3万多字。他用诗构建了自己的诗意世界和诗情人生。
黄秀岗将之前创作的诗词作品录入电脑 本报记者程勇可 摄
“紫气蒸腾临福地,霞光呈瑞照佛身,摩崖字刻皆真迹,古往今来墨客心。”这是五一西路黄秀岗老师创作的一首诗。他身患尿毒症,每个星期要透析3次,为了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但他强忍病痛坚持诗词创作,30余年来,创作了各类诗词200余首共3万多字。他用诗构建了自己的诗意世界和诗情人生。近日,黄秀岗联系了《南宁晚报》,希望能通过报社找到热心人士,将他创作的诗词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诗,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韦东
身患疾病坚持诗词创作
黄秀岗出生于1966年,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天都会利用业余时间提笔创作,30多年来虽然生活清贫,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正当醉心于创作之时,2014年他在检查身体时,得知自己患上了尿毒症。为了治疗,他花光了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现在的黄秀岗每个星期的周二、周四和周六3天都要到医院接受透析,每个月光是医疗费就要花八九千元,再加上在外地读大学的孩子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透不过气来。
处在人生低谷的黄秀岗,并没有让自己的意志消沉下去,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从小喜欢文字、喜欢诗词的他开始静下心来看书、读诗。他发现,尽管过了这么多年,他最喜欢的还是诗词。沉浸于这样的文字世界里,他感到精神愉快。他一边积极治病,一边将自己从1985年开始创作的诗稿进行挑选、修改,并全部录入电脑,总共整理了214首诗词作品,33486字。
社会现状催生出版心愿
凭着一份热爱和执著, 黄秀岗的诗歌之路越走越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诗词给了历尽坎坷的我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诗词让我感觉生活还是那么美好!”抚摸着自己的手稿,黄秀岗感慨地说。
黄秀岗有30多年的教书经验,带出了许多学生。在教书的过程中,他发现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了很多网络文化,非常推崇网上所谓的“快餐”文化,而不愿意接受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国古诗词文化,这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诗词对于黄秀岗而言,并不仅是兴趣爱好,还是精神支柱。他认为,人还是要有一些精神寄托,内心世界要丰富,孩子们过多接触这些网络文化,看似很丰富,实则留在心里的东西不多,一旦遇到一些挫折,需要精神提供力量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萌发了将自己的诗集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让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多接触诗词,陶冶自己的情操,通过和诗词结缘,丰富自己的人生。
无钱出版仍然心存期盼
黄秀岗开始和专业的出版社接触。出版社告诉他,出版他的诗集,需要他自己出资。为了治疗病症,他已经家徒四壁,根本没有能力负担出版的费用,妻子也劝他不要自找烦恼,想这些不靠谱的事情。将自己精心创作的诗词集结出版,成了黄秀岗的一个心病。
近日,黄秀岗看到本报成立了“爱帮之家”,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时,他眼前一亮,立即拨打了本报的热线电话,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值班记者,希望能够通过《南宁晚报》,寻找到爱好诗词的善心人士,帮助他出资出版诗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情感、世界观和日常的见闻,了解他虽然生活清贫,却坚守的“诗意人生”。
■诗两首
游通灵大峡谷
风尘一路到通灵,水色山光气宇清。
峡谷春深连远古,潺流水浅入幽冥。
蕨坪高处纷飞瀑,曲径回肠伴侣情。
且赞神工凭鬼斧,壮乡从此远扬名。
黄秀岗
2002.05.30
冰雪祭礼
按 今年(2008年——编者注)初,南方遭遇百年不遇之冰雪灾害。情人节前,在广西北海市一会堂廊柱下,有人发现两只燕子相拥着,已死去多时。
二○○八年初春冰天雪地,
在南中国海滨一隅,
寒气凌侵的石柱后边,
是僵硬的一对燕子的尸体。
见不到现代文明的一点踪迹,
只有自然界的简单与朴实。
燕子它表达爱的方式那么原始,
面对死神降临依然不离不弃。
屋檐下的家抵御不住寒气,
找不到可以保暖的棉衣。
只好用自己的身躯和双翅,
紧紧遮护着亲爱的伴侣。
生命就这样在冰雪里终止,
冰雪见证了爱的忠贞不渝。
那一双永远张开的翅膀啊,
任世间万物都不足以比拟。
无需问这是元月的几日几时,
看着两只燕子这样相拥死去,
只感叹世间多少山盟海誓,
竟是那么苍白无力。
让我用双手将它们轻轻托起,
作二○○八年春天冰雪的祭礼。
黄秀岗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
- 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百县万店惠民生”激
- 老兵俱乐部《搀扶》唱响创亮盛典 真情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