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规模水下滑翔机集群在南海开展同步观测
核心提示:新华社“科学”号7月22日电(记者张旭东)记者从22日在“科学”号科考船上举行的相关航次通报会上了解到,我国最大规模水下滑翔机集群正在南海开展同步观测,共有12台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同时作业,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科学”号10日从青岛母港起航前往南海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于21日结束第一航段任务抵达厦门补给。
新华社“科学”号7月22日电(记者张旭东)记者从22日在“科学”号科考船上举行的相关航次通报会上了解到,我国最大规模水下滑翔机集群正在南海开展同步观测,共有12台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同时作业,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
“科学”号10日从青岛母港起航前往南海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于21日结束第一航段任务抵达厦门补给。
本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俞建成说,在这个航段中,科考队员在南海成功布放了12台“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为国内同时布放同类型水下滑翔机数量最多。这些水下滑翔机提供详细的海洋环境信息,包括温度、盐度、浊度、含氧量、海流强度和运动方向等,数据实时传输回陆地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12台水下滑翔机将同步持续工作一个多月,获得立体的海洋观测数据。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由于其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获得推进力,能源消耗极小,具有效率高、续航力大等特点。
“科学”号将于23日从厦门起航,赴南海执行本航次第二航段的任务。
“科学”号是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总吨位4711吨,201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开展了多个科考航次,去年在航天数超过300天。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
- 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百县万店惠民生”激
- 老兵俱乐部《搀扶》唱响创亮盛典 真情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