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袭 警惕这7种高发疾病
核心提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这段时间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疲劳、消化不良等,导致疾病的发生。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就为您盘点三伏天易高发的疾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这段时间天气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疲劳、消化不良等,导致疾病的发生。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就为您盘点三伏天易高发的疾病。
■细菌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多为细菌性肠胃炎,在夏季,由于气温高,食物容易腐烂,滋生细菌病毒,尤其外卖食品,难以保证食物生产的卫生条件,加上夏天人们通常会偏爱凉性的食物,喜欢吃些冰冻、生冷、未经煮熟的食物,如果一不小心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喝下不干净的冷水,多半逃不过腹泻的魔掌,引发急性肠胃炎。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避免在流动摊贩、卫生条件不好的饭店吃饭,不要拿着食物边走边吃。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
■老年性胃炎
进入三伏天,人体机能下降,老年人容易发胃病。老年性胃炎主要是胃食管返流、胆汁返流性胃炎。专家表示,老年人疼痛神经感觉迟缓,很多时候患了胃病感觉不到痛。由于这种病常常表现为咽喉、食管不舒服等症状,患者在治疗上绕了很多弯路,最后才发现是胃出了问题。
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老年胃病患者,天气再热,胃都需要保暖,不能猛喝冷饮,猛吃冰冻食物等,晚上吹空调睡觉也要把腹部盖上。夏季爱感冒,湿热天气关节病爱复发,感冒药、关节止痛药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失眠
进入三伏天,天气越来越热,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不少人晚上睡不好,甚至失眠,白天无精打采。专家介绍,失眠会引起疲劳感、情绪不稳,反应迟缓、头痛、四肢无力、眼睛肿痛等症状接踵而至,使得整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预防措施: 夏季失眠多是由于“担心天热自己会睡不着”而造成的。俗话说“心静自然凉”,白天就保持轻松心情,不去为晚上怎么度过而担心。睡前不去想太多,清空大脑,让心情平静下来,失眠症状自然就会减轻。另外,夏季适当午休可补充睡眠,增加体力,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
■ 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引起中暑,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热量过度积蓄,水盐代谢紊乱造成。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下,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预防措施: 如果出现中暑表现,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饮用淡盐水;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外出做好防护,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风油精等;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 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是感冒几种类型中的其中一种,是夏季常见的一种。在夏天,热感冒如果夹杂湿气,就会形成暑湿感冒。湿度越重的地方,人体越易受外邪而染病。暑湿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头昏脑涨,身重倦怠,心烦口干,食欲不佳,舌苔黄腻,尿量少且呈黄色。
预防措施: 预防暑湿感冒,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日常食物中,适当多吃些辛凉、甘酸的食物,少食甘肥滋腻的食物,一旦有轻微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水、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解暑的饮品。若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祛除湿热的好办法,多活动身体,出点汗,可以给湿热之邪以去处。
■ 偏头痛
淋雨是寒气侵入人体的常见方式。七月、八月是下雨最多的时期,雷阵雨说来就来,有时甚至会遇到大雨、暴雨。不小心淋到雨,寒邪就更容易侵入。轻者感冒、头痛、头昏,重者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寒邪和湿邪是两种不同的邪气,寒气可使人体冰凉、麻木、僵直、疼痛,湿气大,会造成沉麻、沉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沉”的症状。
预防措施: 在多雨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开空调时最好用上除湿功能,保持室内空气达到适宜的湿度。
■ 真菌性皮肤病
三伏天气候潮湿,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如足癣、手癣等。另外,许多年轻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排汗量大有关。如果出汗后,不及时清洗,真菌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预防措施: 预防此类皮肤病最关键的还是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要勤洗澡,出汗的衣服要及时更换,可选择一些质地清爽、透气的衣服和袜子,生活用具尽量分开使用。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十四五”健康保障新突破:看多层次医疗保障
-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 写普惠金融
- 天津家传古玉民族文化博物馆拍卖有限公司 1
- 天津市沧州商会召开工作会议 明确五大职能
- 天津:“银龄智享秀夕阳”数字生态平台新闻发
- 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正式开馆——开启全
- 金融文化实践录 | 以“浙江精神”赋能国寿
- 天津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协会 梵行书院2025大
- 金融文化实践录|中国人寿:守护“小确幸”,托
- 天津静海消防联合区教育局为全区家长发送《
- 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实践入选人民网“2025人民
- 秦征先生铜像雕塑捐赠仪式在天津画院隆重举
- “津韵明德,二载华章”——津园养老社区联合
- 匠心守非遗 岁月铸传承|天津举办戏曲传承与
- 四抓落实在行动丨中国人寿筑牢中原民生保障
- 天津时尚盛会圆满落幕:时尚姐姐圈启动暨春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
- 鹭岛情暖普惠路 国寿守护万家安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小心 防范火灾别大意
- 天津:电动自行车防火 牢记“全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