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变相融资 规范PPP健康发展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题:防止变相融资规范PPP健康发展新华社记者韩洁把纯商业化的房地产项目包装成PPP,项目风险由政府兜底,“重建设、轻运营”倾向仍然严重……财政部日前召开的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对PPP项目中存在的变相融资问题再度发出警示。当前,需要集中力量整治各类“伪PPP”,让PPP模式更加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题:防止变相融资 规范PPP健康发展
新华社记者 韩洁
把纯商业化的房地产项目包装成PPP,项目风险由政府兜底,“重建设、轻运营”倾向仍然严重……财政部日前召开的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对PPP项目中存在的变相融资问题再度发出警示。当前,需要集中力量整治各类“伪PPP”,让PPP模式更加健康发展。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核心是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和资源,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问题。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却以发展经济为借口,以PPP为名违规举债融资,采取政府回购、承诺固定投资回报等方式搞“明股实债”。“伪PPP”的出现,突显出地方政府观念转变不到位,尤其是对传统融资路径过度依赖。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入库PPP项目13554个,累计投资16.3万亿元。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须倍加珍惜。下一步,只有加强规范,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才能为PPP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规范PPP发展,首先要守住风险底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相举债,导致债务规模增长较快,有的地方债务率超过了警戒线,形成了风险点。对此,各地要把认识统一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的要求上来,给PPP的发展架高防火墙。
规范PPP发展,还要明确制度界线。对于不属于公共服务的纯商业化项目以及仅涉及建设、无运营内容的纯工程项目,不能继续任由其打着PPP的旗号暗度陈仓。
中央始终将PPP定位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改革。加强监管规范发展,修正以往一些错误认识和违规行为,无疑有利于PPP事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CCTV智慧中国"爱我中华戏曲之花"庆五一国际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考察天津华莎大酒楼 探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