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食物的咸甜大战
核心提示:食在广州一鸣几年前网上著名的“豆腐花咸甜之争”轰动一时。豆腐花,也有地方称之为豆腐脑,一碗小小的吃食的口味之争,两天内多达16万人跟帖,还惊动了不少网络大咖,引经据典、大喷口水、慷慨陈词,誓死捍卫咸食或者甜食。当然此番较量无分输赢,倒是引出咸甜之“美食地图炮”,甚至出现所谓的神州“咸甜地图”。盖因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美食林林总总,吃法也有各种形式,有甜咸之争的食品又岂止豆腐花!
食在广州
一鸣
几年前网上著名的“豆腐花咸甜之争”轰动一时。豆腐花,也有地方称之为豆腐脑,一碗小小的吃食的口味之争,两天内多达16万人跟帖,还惊动了不少网络大咖,引经据典、大喷口水、慷慨陈词,誓死捍卫咸食或者甜食。当然此番较量无分输赢,倒是引出咸甜之“美食地图炮”,甚至出现所谓的神州“咸甜地图”。
盖因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美食林林总总,吃法也有各种形式,有甜咸之争的食品又岂止豆腐花!
粽子,北方很多地方只有甜的碱水粽,除了糖什么都不放,有时也会放一两颗红枣。可广东的粽子各式各样,里面有冬菇、鸡、火腿肉,还有的放了鲍鱼、燕窝等。另外,汤圆、月饼、荷包蛋……又该咸吃还是甜吃?
其实大家争执的只是对某种口味的儿时记忆罢了,一碗豆腐花咸食也罢、甜食也罢,爱吃就好,何来对错。
广州人以前真的只会甜吃豆腐花的,加白砂糖、加蜂蜜、加糖胶,反正只有甜食一款。然而今时今日羊城早已是移民城市,户籍人口中外来人即新广州人数量甚至已经略多于本地居民,用一碗豆腐花吃咸吃甜根本无法辨别。记得第一次在外地吃咸豆腐花时也觉得怪怪的,特别还加上了辣椒油,不过只要你暂时忘掉吃了几十年的甜豆腐花,多吃几口就会发现咸食未必没有新感受。豆腐在广州入菜时,也做成咸的,我就把豆腐花当成一道辣菜吃,也蛮不错。
第二个例子就是不少人都认为是粤式点心的“薄撑”,这种用糯米粉薄薄撑开煎成饼再包馅而得名的点心,小时候在广州基本上也只有甜食一种。到了近年来本地开始流行两味皆有以至一碟同上的咸甜薄撑,同样慢慢就可以接受甚至喜欢。
另类例子是广式点心鸡仔饼,干脆一饼之中有咸甜: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的鸡仔饼,以南乳、蒜蓉、胡椒粉、五香粉和盐等调制,因此甜中带咸,成为无须争咸分甜的食品。
时移世易,“食在广州”变成“在广州食”,在向来以包容并蓄见长的花城,可吃大江南北以至欧美亚非各式美食、可品不同烹调之法,人生百味无不可尝,何必拘泥咸甜、计较酸辣?!
快来花城遍尝天下之美味吧,此处无论豆腐花咸食甜食,你都是广州人。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