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月入三万元,是怎么个不够花
核心提示:这两天,一篇《月薪三万元,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广州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元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这两天,一篇《月薪三万元,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广州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元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且看她月入三万元,是怎么个不够花——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2万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这位“可怜”的妈妈还写到:“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看完这条新闻,请原谅我,我实在无法不以一个白眼表达我的态度。美国游学也好,补习也好,这钱都是自己花的,没有任何人强迫。花了就花了,又何必公开哭穷呢?粤语里有一句“食得咸鱼抵得渴”,网络上流行一句“自己花的钱,流着泪也要刷卡”,你要高消费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说实话,我很怀疑这位妈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许审题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不够花”,而是“月入三万元”。让不少人看了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想想自己年入才几万元,羡慕嫉妒恨都出来了。
在旁人看来,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属于一种专门现象,俗称“矫情”。但我相信,这位妈妈也许“不够花”的感觉是真的。一方面,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都是量入为出。什么意思?月入三千元有三千元的花法,月入三万元有三万元的花法。不管多少钱,我总有花光的办法,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我的前半生》刚放了大结局,离婚前一双鞋八万元的罗子君,离婚后打份零工不也照样能过下去?对这位妈妈来说,就算月入三十万元,也一样有本事花到不够花,然后照样会上网发篇文《月入三十万元,一样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一种身份焦虑。这位妈妈培养孩子,不可谓不花心思,能报上的补习班全报上。说穿了,不过是出于一种保持社会地位的焦虑感。说句大白话,就是为了保持这个家庭在社会中处于一个体面的位置,不计成本和代价地投入,还美其名曰“这是一种投资”。但是投资也讲究时间效率,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就和地位(也许还不一定管用呢),搞得现在自己月入三万元还不敢买新衣服,这样的投资理念是不是本身就有点问题呢?
最后,站在孩子的角度给这位妈妈提个建议吧——想“对得起”孩子,就少报点这班那班,他也许只想你多花心思陪陪他。孩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章门仁)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