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感受机制”或可治疗肥胖症
核心提示:1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生理状态下机体感受葡萄糖水平并调节代谢模式的机制,对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症,乃至延长寿命的药物具有深远意义。生活中的生物体内,葡萄糖水平的波动十分常见,睡一大觉、剧烈运动几个小时或者太忙了没时间吃饭,都会引起葡萄糖水平的显著下降。
1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生理状态下机体感受葡萄糖水平并调节代谢模式的机制,对开发用于治疗肥胖症,乃至延长寿命的药物具有深远意义。
生活中的生物体内,葡萄糖水平的波动十分常见,睡一大觉、剧烈运动几个小时或者太忙了没时间吃饭,都会引起葡萄糖水平的显著下降。这时,机体能够触发一套有效的过程应对这类“不利情况”,林圣彩课题组研究发现,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激活“代谢的核心调节者”——AMPK。
此前研究认为,葡萄糖水平下降引起细胞内的能量分子ATP含量下降,进而引起另一代表低能量状态的分子AMP水平的上升,并由AMP直接激活AMPK,维持新陈代谢平衡。
无论在不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条件下,还是在饥饿的低血糖的动物体内,都不能观测到AMP水平的上升,这充分说明了机体有一套不为人知的、独立于AMP的感应葡萄糖水平的机制。林圣彩课题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这一完整过程:葡萄糖水平下降将引起葡萄糖代谢物下降,并被糖酵解通路上的代谢酶感应,后者启动激活AMPK的溶酶体途径进而介导AMPK的激活。
林圣彩教授进一步地把葡萄糖水平总结为一种“状态信号”,以区别于传统的“能量信号”。他介绍,生物体维持能量水平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ATP水平的下降对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等到能量水平下降再作出应激反应很可能为时已晚。“状态信号”的存在使得机体能够“前瞻性”地应对复杂的外界条件和各种应激压力,保证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天津:2025五一假期 关爱老人更要关注“老家
- 天津市河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聘任新闻策划和
- 天津:欢度五一假期,莫忘消防安全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第27期政企交流盛会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公司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健康知识科普:五一
- 第十三届 “穿上旗袍去安仁” 活动即将盛大
-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国寿寿险助力绘就乡村
- 天津:五一假期同欢庆 消防安全谨记心
- 天津市七部门联合发布“五一”劳动节消防安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理赔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适老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智能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寿险构建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中国人寿打造全场
- 全国劳动模范!这名国寿员工获殊荣
- 戎耀启航创享未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健康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