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年内地游客增长17倍 女性用户系主力军
核心提示:香港回归20年内地游客增长17倍 女性用户系主力军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数据显示,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旅游行业经历了20年飞跃式发展,内地赴港人次从1997年的236万攀升至2016年的4277万,增长超过17倍。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中西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且追求时尚的26~35岁用户是赴港旅游的主要人群,占比达37%。与此同时,消费能力较强的女性用户一直是赴港旅游的主力军,占比达到63%。
内地游客赴港游20年间整体趋势一路上扬
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从全年预订情况来看,香港因具备交通便利、玩法多样等特点,出游高峰期基本与内地节假日安排成正比,每年的5月、7月~8月、10月等假期集中时段是内地游客赴港游玩的高峰时段。同时,因香港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与发扬,每年春节选择去香港体验传统民俗的游客也不在少数。
阿里巴巴旗下旅行品牌飞猪综合分析香港旅游发展局访港游客及预订数据认为,内地游客赴港游20年间虽然经历过低迷,但整体趋势仍然是一路上扬,持续大爆发则有赖于香港旅游价值的扩展。
人们赴港旅游的方式越来越自由,目的也越来越多样。20年来,从跟团游到自由行,再到组件式购买,现在甚至是“先去了再说”,到了香港再看要玩些什么看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干,就是去吃吃喝喝逛个街,享受几天休闲的时光。
经香港飞全球 省钱省时间
飞猪通过统计上千条海外航班线路发现,其中超过1/4的中转线路以香港为中转地。相比国际航线转机平均价格,经香港转机的航线,机票成本能节省10%~20%。
香港机场曾数年蝉联“全球最佳国际机场”的称号,并以“准点”和“高效”著称。经过对中转航班的数据分析,飞猪发现,香港是内地游客第二常用的境外游中转站,仅次于上海。香港转机平均时间比上海节了41分钟,比广州、北京、昆明等城市分别少了43、45、200分钟。
经香港中转线路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地,同时,去往马尔代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的旅游者也有超过1/5选择香港作为中转地。
另一方面,香港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很多“小众”目的地线路也都在香港中转。飞猪的数据显示,内地游客赴斐济、文莱、南非、印度等地选择在香港转机的比率分别是76%、56%、47%和36%。这些目的地要么没有内地直飞航线,要么经港机票票价更划算。
飞猪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经港飞路线中,省钱最多的,是上海到新加坡航线,相比直飞,可节省56.8%之多。同时,上海也是享受经港飞福利最多的一个内地城市,从上海去往曼谷、台北、洛杉矶,如果到香港转机,可节省30%~40%的机票费用。经港飞的优惠力度有季节性,最优惠的时间是5月和6月。
两成游客多次赴港
从出游频次来看,香港几乎位居出境目的地复游率之首,正因为内地游客赴港出游的需求越来越碎片化和多元化,使得一年内多次往返香港与内地成为可能。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最近一年,赴港旅游两次以上的游客,占赴港出游总人数的14%,即大约7名游客中,就有1人每年赴港两次以上。
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从客源地来看,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杭州、成都、东莞等城市消费者最爱赴港旅游,其中,广州、深圳的游客因与香港地理位置相近,使得周末赴港“周边游”成为“家常便饭”。
除了交通,去香港首先要解决的,是住哪儿的问题。对于自由行游客来说,靠近地铁、购物店、景区是选择酒店的首要因素。因香港娱乐业高度发达,在酒店邂逅明星是家常便饭,也成为近几年赴港内地游客晒朋友圈的一大亮点。
途牛旅游网调研数据显示,除了购物之外,内地赴港游客在美食、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逐渐上升,超过五成的游客赴港主要需求是美食及文娱,类似明星演唱会、赛马、观光电车等项目都对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香港旅游发展局宣布,香港今年会在各主要景区举办超过530个庆祝回归20周年的活动,业内分析认为,值香港回归20年之际,香港旅发局的大力投入顺应市场趋势,旅行者将迎来感受香港的最佳时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鄢光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6月29日 08 版)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
- 传承发展 弘扬国粹 天津召开昆曲研究艺术
- 中国人寿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公司累计
-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保费达358.73亿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
-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人寿公开市场权
- 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
- 中国人寿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85.46亿,稳居行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突破7万亿元,上半年实现总
- 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 中国人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09.31亿元,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