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专家拉萨建言:让建筑文化“记得住乡愁”
核心提示:中新社拉萨6月24日电(刘荫)“第五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联盟论坛”24日在拉萨举行,来自中国西南地区23所高校60余名建筑专家齐聚一堂,为挖掘地域建筑文化、让城市建筑“记得住乡愁”建言献策。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等五个省(区、市),拥有白族、彝族、藏族等层次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在地域文化背景下让城市建设“记得住乡愁”成为近年来西南建筑界热议的主题。
中新社拉萨6月24日电 (刘荫)“第五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联盟论坛”24日在拉萨举行,来自中国西南地区23所高校60余名建筑专家齐聚一堂,为挖掘地域建筑文化、让城市建筑“记得住乡愁”建言献策。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等五个省(区、市),拥有白族、彝族、藏族等层次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在地域文化背景下让城市建设“记得住乡愁”成为近年来西南建筑界热议的主题。
资料图:布达拉宫广场盛开的万寿菊。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在西藏日喀则市,正在建设中的樟木新镇民居建筑体现了对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185栋民房外墙保留了独特的藏式排布,GRC门楣窗楣和手抓纹装饰装修工艺则使建筑更加牢固安全,可谓新工艺与民族特色有效融合的一次实践。
西藏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索朗白姆对记者表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在建筑中传承西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与中国东部地区不同,我们更要关注地域文化的体现,培养相关人才,留住让我们记得住乡愁的元素。”
索朗白姆介绍道,以西藏大学建筑系为例,近年来对建筑文化的挖掘力度不断加大。藏式建筑与人居环境科研平台、建筑造型实验室、建筑CAD室、建筑摄影实验室等一系列科研体系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褚冬竹告诉记者,西南地区蕴含着极强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厚度,但又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建立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联盟既能整体向外界发声,更能在互相间的交流碰撞中,纵深研究真正的文化特色,找寻拥抱全球化与保护地域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
- 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百县万店惠民生”激
- 老兵俱乐部《搀扶》唱响创亮盛典 真情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