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婆婆94岁做心脏手术 无意间打破全球医学纪录
核心提示:今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术的94岁刘婆婆将出院回家。据介绍,全球医学报告有记载的做该类手术的最高年龄此前为93岁,本案例中的成都老人不经意间已经打破了该项纪录。两个半小时手术94岁老人竟能与医生聊天“好,身体好得很,手术做得又不痛。”已做完手术的刘婆婆在病房里对记者说。去年5月份,刘婆婆突感心跳加快,医院检查发现心跳频率达到了150次/分钟(正常人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
今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术的94岁刘婆婆将出院回家。据介绍,全球医学报告有记载的做该类手术的最高年龄此前为93岁,本案例中的成都老人不经意间已经打破了该项纪录。
两个半小时手术
94岁老人竟能与医生聊天
“好,身体好得很,手术做得又不痛。”已做完手术的刘婆婆在病房里对记者说。
去年5月份,刘婆婆突感心跳加快,医院检查发现心跳频率达到了150次/分钟(正常人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住了5天院后,刘婆婆的病情慢慢稳定了下来。今年6月14日7时30分左右,刘婆婆心跳突然又蹿到了160次/分钟,女儿让她躺在沙发上,心跳更是超过了170次/分钟,家人赶紧将刘婆婆送到了华西医院心内科。
“手术都有风险,特别是年龄这么大的患者,我们更不敢掉以轻心。”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副教授胡宏德告诉记者,全科室讨论后决定对老人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以彻底根治患者的心律过速问题。
本周一(6月26日),胡宏德对老人成功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手术,手术中老人还与医生聊天,能准确回答医生的问题。据了解,刘婆婆已经能独自下床走动,今天便可出院。
医生点赞:
三大优势帮她破纪录
胡宏德副教授告诉记者,心律颤动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患者大腿根部划开一个2-3毫米的小切口,将一个直径2-3毫米的消融细管穿入后将病灶消除。“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这种手术”,胡宏德介绍说,做这种手术的患者平均年龄是70多岁,94岁的刘婆婆能接受这一手术,与她生活质量高、心功能不错有关,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其他重大疾病。
女儿揭底:
老妈硬朗 常抢着做家务
“妈妈平时是个闲不住的人,每顿‘两菜一汤’是标配,心情好的时候还三菜一汤呢!”刘婆婆的女儿代女士告诉记者,身体硬朗的刘婆婆平时还抢着做家务,“担心我做不干净”。去年7月份家人还自驾10小时去了贵阳,后来又坐了20小时的火车回成都。“年轻人都吃不消这样的舟车劳顿,母亲则像个没事人一样。”代女士笑着说。
“我妈妈还很热心,看见谁有难处就去帮。”代女士说,“我想这就是她身体好的原因吧。”说完与床上白发苍苍的母亲相视一笑。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 章玲 实习生 张巧 摄影 王欢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跨越“数字鸿沟” 筑牢风险防线——中国人
- 天津首例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落地观察“
- 陇南核桃系列饮品走红天津市场:一颗核桃的匠
- 中国人寿:定制保障筑防线 激活产业“新引擎
- 天津市宁河区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防汛排涝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