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美”西郊线开始动车调试 凸显旅游线特点
核心提示:北京:“最美”西郊线开始动车调试 凸显旅游线特点
穿行于香山、颐和园等景区的西郊线被誉为“最美有轨电车”。昨日,这条“最美有轨电车”正式进入调试阶段(如图)。至此,包括西郊线、S1线、燕房线在内,即将在今年年内开通的三条轨道交通线就都进入了动车调试阶段。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和普通地铁通过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力不同,西郊线首次采用调整列车编组的方式来应对客流变化。
将穿行“三山五园”
昨日,一列全新的西郊线列车亮相。记者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西郊线颐和园西门至万安公墓段已正式进入动车调试阶段。红白相间的西郊线列车外形看起来十分“可爱”,首尾两个车厢的车顶上装饰着红色枫叶图案,颇具特色。
据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本市首条旅游观光线的轨道交通线路,西郊线沿线将穿行著名的“三山五园”,即皇家行宫苑囿区。“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车外侧顶部红色枫叶设计将十分“应景儿”。
乘客可随时望风景
记者留意到,无论外观还是内饰,西郊线列车都和普通地铁列车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从外观上看,西郊线列车有5节车厢,看起来比普通地铁要“袖珍”许多;内部设计上,西郊线第一、三、五节车厢内部座位与目前的多数地铁车厢的排布方式相同,乘客乘坐时是背靠车窗,每侧各有6个座位,但第二、四节车厢则与火车座位相似,以车厢中间过道为界,两侧各有4个座位,乘客乘坐时面向列车行进方向。据了解,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运客量的情况下,方便乘客更直观地欣赏沿线风景。
此外,西郊线列车第二、四节车厢两侧还留有大片空白区域,方便残疾人乘车。
调整编组应对客流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轨道交通采用固定列车编组的方式不同,西郊线则是北京市首次采用调整列车编组的方式来解决客流变化的轨道交通线路。
简单地说,一般地铁线都是通过调整行车间隔来解决早晚高峰大客流时段的运力问题,列车编组不变。而西郊线则是采用调整列车编组的方式来解决客流变化的轨道交通线路,即平日一辆车运营,旺季两辆车连挂。如此一来,就实现发车间隔不变但是运力翻倍的效果。
“淡季时,西郊线每辆车运营的行车间隔为4分钟;旅游旺季则是采用两辆车重联运行,4分钟行车间隔保持不变。”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不但没有增加乘客的候车时间,还能很好地保证运能。一般轨道交通因为客流特征是早晚高峰客流大、平峰客流量小,列车解编较为困难,为此只能采用固定的列车编组;西郊线作为旅游观光线,其客流将呈现出平日和旅游期间差别较大的特点。为使线路的运营组织能够与其客流特征相适应,西郊线采用固定行车间隔,调整列车编组的运营组织模式。
此外,记者了解到,西郊线的运行时速比普通列车略慢,每小时70公里,从香山开往巴沟,全程大概需要20分钟。
三条线路全部动调
西郊线线路全长约8.8公里,设6座地面站和1座车辆段,其中地下线约2300米。西郊线主要经过香山、北京植物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香泉环岛、万安公墓、玉泉郊野公园、南水北调公园、颐和园、地铁10号线巴沟站等地区。按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开通试运营。
记者从市重大办了解到,除了西郊线外,6月6日S1线石龙路站至石门营车辆段启动动车调试,6月14日燕房线也开始全线动车调试,计划在今年年内开通的三条线路都已进入动车调试阶段,以确保年底顺利通车试运营。
北京晨报记者 曹晶瑞/文
王巍/摄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共聚一堂观看九三大
- 天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要牢记 远离易燃物
- 天津: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5个征兆
- 天津: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小贴士 不要在室内
- 天津:电动自行车安全防范指南 发现火险迅速
- 天津:电动自行车火灾消防安全科普 电动车起
- 南疆答卷:中国人寿织密防返贫网守护壮乡万家
- 天津市家传古玉博物馆9月7日在鼓楼西街举办
- 织密安全责任网,中国人寿助推楼宇经济稳健发
- 健康中国“加速度”:中国人寿以保险之力织密
- 【专访】 张京宝:从"破烂王"到豆制品行业领
- 领航山海·共赴奇迹 全球首个海上智能骑行
- 中国人寿MSCI(明晟)ESG评级调升至AA
- 中国人寿刘晖:将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
- 中国人寿财务负责人袁颖:深化资负管理,提升在
- 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转方
-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侯晋:未来我们有信心管理好
- 【头条报道】从病痛缠身到健康领路人:李忠红
- 【头条专访】生命守护者的自然之道——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