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曾是一种职业?或指中国古代术士等人
核心提示:本次讲坛现场,陈来和杨立华对谈。北京大学出版社供图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上官云)近日,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两位学者受邀做客北大博雅讲坛,在北京展开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根源的深入对谈,分析了儒家思想起源、发展的相关问题。陈来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著有《古代宗教与伦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等多部作品。
本次讲坛现场,陈来和杨立华对谈。北京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上官云)近日,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两位学者受邀做客北大博雅讲坛,在北京展开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根源的深入对谈,分析了儒家思想起源、发展的相关问题。
陈来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著有《古代宗教与伦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等多部作品。关于儒家思想,曾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的史官、术士等等,也有人认为,在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出现之前,“儒”是仅仅是一种职业类型。陈来则表示,儒者从一种专门化职业类型的人,不是自然地转变为一种具有全面“德性”知识分子形象的。
“就好像没有一个‘儒’是文官自己转成的,一定是到孔子出现,儒家学派建立,儒者才真正有了‘德性’的方向,通过修养、追随孔子学习儒学变成后世所讲的儒者。所以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出现,只靠春秋时期的变化,它并不能实现这样的转变。”陈来解释道。
本次讲坛主题图书书影。北京大学出版社供图
陈来介绍,在《尚书》前面的部分里,就包含了对于德、和谐的概括,在商代应该说也已经有跟“德感”相关的内容了,“《尚书》里可以看到对人民的重视。另外还有一些事迹,它所代表的道德倾向也已出现。总的来讲,德感文化在西周应该是确立的,但是再往前是它的根源”。
杨立华则认为,弄清儒家思想的渊源、品格,对哲学研究相关领域很有帮助,“作为中国文化品格最核心部分的中国哲学性格,当然最主要的是儒家。但是实际上某种意义上,道家虽然跟儒家有非常根本的哲学路径、哲学气质的不同,但是仍然在理性化的方面有突破。”(完)
责任编辑:雨过天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jubao@headnews.cn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
- 以寿产协同强双拥共建,用惠军服务护退役军人
- 服务升温背后的担当: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颁发金牌主持人证书
- 2025钙尔奇“阳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 为云
- 保障民生走在前!中国人寿探索打造长护险“三
- 天津:热海文苑见证曲艺界温情时刻:篆刻家张羽
- 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 践行“三多元一带动”,中国人寿在陕长护险试
- “寸草春晖·孝感动天”重阳节文艺汇演,银龄
- 千年玉韵绽华彩 天津古玉展掀起传统文化热
- “佳直播”携手爱奇艺打造明星感4K超高清直
- “书藏古今”之地,金融如何“港通未来”?
- 京津冀企业家俱乐部举办2025第四期会员路演
- 中国人寿: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 天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指南 不要长时间充
- 天津:你需要知道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
- 天津: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提示 什么是动火作业?
- 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百县万店惠民生”激
- 老兵俱乐部《搀扶》唱响创亮盛典 真情演绎